·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国际经济 > 最新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专稿:印欲挤入中亚油管 或影响中国"能源通道"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12日 10:17

    相关新闻: 中巴能源走廊构想意义重大 中国广织能源安全网

 

    《印度斯坦时报》星期四报道说,印度政府正在认真考虑加入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可能性,本月末将做出最终决定。这条西起土库曼斯坦经过阿富汗东至巴基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可以把里海的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到中国和印度。

    报道中说,这一决定并不影响印度政府此前已经决定修建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的天然气管道项目计划。

    报道中援引印度官员的话说:“我们正在认真考虑加入中亚管道项目(Turkmenistan-Afghanistan-Pakistan,简称TAP)的可能性,本月底将做出决定。”这位官员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准备放弃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Iran-Pakistan-India,简称IPI)的建设计划。事实上,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国政府都在积极努力争取让这一计划成为现实。”

    印度外交部证实了这一消息,官方发言人表示,“加入这一计划将给印度能源供应增加更多选择。”

    根据原来的计划,以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田为起点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由亚洲开发银行支持,全长约1460公里,耗资约33亿美元,其中一半在阿富汗境内,年均输气300亿立方米。该管道对于中国连接里海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另外一条筹建中的管道项目是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该项目计划总投资 40亿美元左右,修建一条全长 2775公里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初步计划是从伊朗的南部油田经陆路穿过巴基斯坦,最终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早在 1993年,伊朗就向印度提出了修建这条管道的计划,并同时探询巴基斯坦的想法。1995年,伊朗还曾和巴基斯坦签过一个初步意向,将管线铺到巴最大的港口城市卡拉奇。这条管道反反复复筹划了10多年,但一直因印巴关系紧张而长期搁置。

    近一年来,随着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明显改善,加上印度能源严重短缺,印度开始对铺设跨国天然气管道工程产生浓厚兴趣。今年2月9日,印度政府重新审批通过了这一方案,并在随后举行的亚洲能源会议上与伊、巴两国达成了合作意向。有专家估计,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将在2009年之前通气。

    能源专家分析说,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可以向中国提供通往里海地区的能源通道。专家们说,中国目前过分依赖途经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的海上能源通道,如果能够借道中亚油管从陆路输送能源,“对于中国来讲无疑是多了一个选择”。

    分析人士说,印度的加入对与中亚管道项目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将增加一个资金来源。但对于该管道的终端消费市场尤其是中国来说,增加一个购买方无疑会增加竞争抬高价格。此外,土库曼斯坦能否有足够的油气储藏同时供应中国和印度市场也是个未知数。直到目前,关于里海地区油气储藏量的真实数据仍然没有获得任何第三方的证实,因此该管道项目是否在商业上具有可行性仍然值得怀疑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地带

热点新闻
     
世界百年十大最差飞机
·韩国针灸欲争世界第一 中医韩医究竟谁作准?
·美国教科书这样介绍中国名人:老子和佛祖辩论
·中东首富奢华生活:"谜样"男人 巴菲特崇拜
·08夏日艳阳下最绚丽包包:感受大牌工艺(图)
·源于16世纪欧洲 关于订婚与婚戒8件事(组图)
泰国神秘长颈女人村
     
精彩图片
目露凶光 二战恶魔复活
绿眼睛的功夫熊猫
探秘世界十大海盗岛
全球品牌香水介绍大全
频道精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4小时排行
· 观中日发展轨迹:我房价不会大跌
· 高盛:金砖四国有能力接美国的班
· 庞巴迪与我合造飞机 机会or威胁
· 鉴美救"两房"经验 应对A股下跌
· 股托罗杰斯:讲话被误读我将闭嘴
国际经济专题精选
·
·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