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国媒体刊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造福全球

2022年10月12日 15:49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0月11日电 十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海外媒体将目光投向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成就。多国媒体近日刊文表示,中国正与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共享机遇,造福全球。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到2021年底占GDP比重达到39.8%。”菲律宾《马尼拉时报》报道说,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创新在中国各行各业创造了新型职业,如密码工程、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科技师等。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修订后的中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2015年版相比,净增了158个新职业,总职业数达到1639个。其中,有97个职业被标注为数字职业,反映出数字经济为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变化,而新增就业岗位有望促进产业继续发展。

  泰国《清莱时报》刊文表示,作为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数字人民币引发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中国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数字人民币可用于线上线下购物、支付账单等,应用场景比PayPal等支付工具更多样化,为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便捷。若数字人民币未来成为主流,也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境外旅游、跨境支付、商业交易的便捷化。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报道,中国正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与各国合作。中国与新加坡持续巩固相关领域的合作基础,将为两国数字贸易、数字化服务、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创造新机遇。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了中国在量子计算这一未来科技前沿领域的新布局。文章说,量子计算技术未来可能改变金融、制药、物流和绿色能源等行业的面貌。从中国科学界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项目及成果中,足以看出对量子技术的重视程度。百度公司8月发布了量子计算机“乾始”,这种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传统计算机。中国在量子计算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使全球受益,根据美智库数据,所有已发表的量子研究论文中有一半来自国际合作,其中中国与美国科学家共同撰写的论文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多。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表示,海湾国家正与中国一起走向数字化。数字经济成为中国与巴林、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海湾地区的电信设施、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科技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与中国的携手合作。例如,华为与沙特合作开发数字基础设施,帮助迪拜机场进行技术升级,还获准在科威特提供云计算服务。此外,中国科技公司还参与了海湾国家的5G网络建设。中国建设的“数字丝绸之路”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使海湾地区GDP增加2550亿美元,并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创造60万个技术相关就业岗位。(海外网 杨佳)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多国媒体刊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造福全球

2022-10-12 15:49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0月11日电 十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海外媒体将目光投向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成就。多国媒体近日刊文表示,中国正与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共享机遇,造福全球。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到2021年底占GDP比重达到39.8%。”菲律宾《马尼拉时报》报道说,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创新在中国各行各业创造了新型职业,如密码工程、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科技师等。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修订后的中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2015年版相比,净增了158个新职业,总职业数达到1639个。其中,有97个职业被标注为数字职业,反映出数字经济为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变化,而新增就业岗位有望促进产业继续发展。

  泰国《清莱时报》刊文表示,作为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数字人民币引发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中国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数字人民币可用于线上线下购物、支付账单等,应用场景比PayPal等支付工具更多样化,为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便捷。若数字人民币未来成为主流,也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境外旅游、跨境支付、商业交易的便捷化。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报道,中国正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与各国合作。中国与新加坡持续巩固相关领域的合作基础,将为两国数字贸易、数字化服务、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创造新机遇。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了中国在量子计算这一未来科技前沿领域的新布局。文章说,量子计算技术未来可能改变金融、制药、物流和绿色能源等行业的面貌。从中国科学界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项目及成果中,足以看出对量子技术的重视程度。百度公司8月发布了量子计算机“乾始”,这种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传统计算机。中国在量子计算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使全球受益,根据美智库数据,所有已发表的量子研究论文中有一半来自国际合作,其中中国与美国科学家共同撰写的论文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多。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表示,海湾国家正与中国一起走向数字化。数字经济成为中国与巴林、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海湾地区的电信设施、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科技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与中国的携手合作。例如,华为与沙特合作开发数字基础设施,帮助迪拜机场进行技术升级,还获准在科威特提供云计算服务。此外,中国科技公司还参与了海湾国家的5G网络建设。中国建设的“数字丝绸之路”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使海湾地区GDP增加2550亿美元,并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创造60万个技术相关就业岗位。(海外网 杨佳)


(责任编辑:何欣)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