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李环
3月1日,随着香港“限奶令”的正式实施,香港与内地的关系继“双非”、“一签多行”、“水货客”等议题后又添一热点词汇。这也是特区政府近一年来采取的又一涉及两地关系的政策,显示香港与内地交往频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议题或曰问题不断涌现。无论你是香港居民,还是内地居民,无论你是这些政策的获益者还是“受损”者,只要你关心这些议题,我想,你必然或多或少思考过了香港的价值。
香港不能承受之重
虽然号称“国际旅游城市”、“购物天堂”,但香港毕竟不是威尼斯那样纯粹的国际旅游城市,它的GDP收入主要不是来自于旅游及其相关的服务业。这个城市的居民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面对游客,相信绝大多数香港人有一颗好客的心,毕竟,游客与居民互取所需,各自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然而,当游客足够多,多到开始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时,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出现了。
试想一位香港居民,眼看着楼下的小超市变成了名表店,以后再买油盐酱醋将要穿过好几条街道,且被告知小超市开不下去的原因是租金太贵,而名表店之所以租得起全仰仗内地人旺盛的消费力,他的心情会如何,他对内地人的观感会如何?再试想一位香港新晋妈咪,她怀孕,生产期间,到公立医院人满为患,到私人医院没有床位,好容易宝宝顺利出生,留院查看的几天,同病房的“双非”父母为节省费用,在病房里做起了晚餐;打发老公去买奶粉,跑了好几家店都缺货,还被告知是内地人大量买去了,眼看宝宝的粮食都不能保证,估计再有涵养的人也要爆发了。
内地人也有委屈,甚至感到愤怒,是香港特区政府欢迎我去购物、去生孩子的(特区政府为保证本地孕妇的权利而每年设定的“双非”配额反而被内地人视为“邀请生育函”),而每次去香港,买了东西,住了酒店,全是为香港经济做贡献,怎么还不对了呢?殊不知有些事情,于个体行为是合理、合法,然而一旦变成群体行为,且超过一定的界限,就变成了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了。(需要出台一条新规,确定新的合法线)。就像如果买10罐、20罐奶粉,可以说是为GDP做贡献,可是这个10罐,那个20罐,加起来可能是成千上万罐,那就可能由建设力量变成破坏力量——扰乱本地市场了。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米,随着开放“自由行”城市的增加,访港游客逐年递增,现在每年约3000万内地访客,相当香港当地人口的5倍,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约有9万名游客在香港逗留。让香港一个区区10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除保证本地居民生活所需外,再额外负担内地几千万人的需求,未免太过苛刻。我想,从“双非”零配额,到暂停深圳非户籍居民的“一签多行”,再到“限奶令”,我想,这是香港一而再、再而二地说:“我累了,请让我休息一下”。
珍惜香港的价值
什么是一个事物/城市的价值?如果价值等于有用,那香港无疑是有价值的,因为在很多人的心中,香港是有用的。对国家而言,从1949年勒马深圳河畔的那一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到现如今的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梁,香港一直充当着中国变革与发展的前哨站角色。对普通内地民众而言,从受香港富亲戚接济的乡下“表哥”,到随时可以去香港“扫货”、在名品店里享受一般港人难以企及的礼遇,香港是他们的安慰也是炫耀,是高品质生活至少是连接高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然而,一个事物/城市的价值若仅仅定性为(于己)有用,未免过于浅薄。香港的许多无形价值,它的经历、它的理念、它的精神、它的文化更为珍贵。在新中国60多年的历程中,香港是置身事外的参与者,也是置身事内的旁观者,它的存在,是新中国的一面镜子、一架自动录像机,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挫折与奋起,它是历史赠予的一份难得的财富;更遑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实践,对中华民族的未来,乃至对国际关系的变迁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很多时候,香港就像是中国的一种稀缺资源,即便是使用,那也是保护性使用,而非掠夺性开发。这也许可作为十八大报告中“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注脚吧。
更多“李环专栏”文章:
李环专栏:"安心计划"能否解决港人置业难题?
李环专栏:如何解开港人的“双非”孕妇心结?
李环专栏:香港人VS内地人 究竟是谁冒犯了谁?
李环专栏:香港新特首面临"3P"难题
李环专栏:香港期待一个“强势”政府
本文作者李环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港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