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政府与市场<br>四国经验成中国医改借鉴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平衡政府与市场
四国经验成中国医改借鉴

2007年05月24日 07: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王苏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时下中国人对医疗卫生状况表达不满的口头禅。“中国医卫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排在世界第144位,医疗公平世界倒数第四。”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巴德年委员代表钟南山、李连达等9位著名医卫界院士委员作联合发言时所说的话。目前的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存在保障覆盖不足、保障力度不够、费用控制不力、运行效率不高以及保障制度不公等五大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中国医疗改革向前推进的动力,如何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恰当平衡成为中国医改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进一步发展私营竞争、发挥市场活力,还是扩大公共医疗服务,亦或二者兼顾?

 

    这里我们选取英国、美国、德国、新加坡四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国家,向大家介绍其医疗体制的概况。希望能有所启发。

     英国:政府主导 看病免费 效率较低 已建议引入市场机制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建立于1948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英国福利制度中的一项特色工程。NHS旨在为英国全体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所有凡有收入的英国公民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按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按统一的标准享受有关福利。国家为NHS付账的82%来自财政,12.2%来自国民保险税,其余部分来自社会及慈善机构的捐款和少量的非免费医疗收入。

    英国实行的是医药分离制,除牙科收取少量治疗费外,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下的医院门诊基本上不收费,约85%的处方药免费。儿童、孕妇、1年期的哺乳妇女、60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人群一律享受免费医疗。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大致可分三级。基本护理机构,地区医院,教学医院。一般常见病患者就医必须先到基本护理机构看医生,然后根据病情的需要转到相应的上一级医院治疗。

    但是,公费医疗体制有一个显著的弊病:效率低下,服务水平差。病人在公立医疗机构做手术需要等待几个月是家常便饭,甚至一些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也要等上一年多的时间才有机会接受治疗。所以,即便在英国,民众能享受相当不错的公费医疗,但是满意度却不高。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不少人不得不购买民营医疗保险。

    面对这种局面,布莱尔政府2000年7月发布了NHS现代化改革5年计划,承诺将该体系改造成为以病人为核心的服务体系、真正有效率的21世纪医疗服务。

    5年过去了,这些改革措施仍然没有完全解决NHS的矛盾。目前,还有80万患者等候治疗,候诊时间至少为半年。英国政府又建议向该体系引入市场机制,依据治疗患者的数量向医院拨款,建立激励机制。然而,这种新政策也引起了立法者和业内人士的质疑。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之后,这个原先被认为“完美”的体系居然成了英国政府最大的心病。

(责任编辑:王苏)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