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世界好声音”系列(7)
美国达拉斯市长:中美两国能够手挽手和平崛起

2014年10月03日 09: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新闻: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世界好声音”系列 

  (1)韩国专家5字概括中国经济印象:近 大 快 畏 深  

  (2)阿盟官员:中国像长姐 携手兄弟姐妹共同致富  

  (3)瑞士经理人:中国也是全球环保“领头羊”  

  (4)俄驻沈阳总领事:中国元素指引着全球文明发展的道路  

  (5)日本在华企业家:没有因"老外"身份而感到疏远  

  (6)俄驻穗总领事:今天的"中国制造"意味着价优质好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日讯(记者 苗苏)美国达拉斯市市长迈克-劳林斯(Mike Rawlings)和史维特斯资金集团(Civitas Capital Group)首席执行官何利丹(Dan Healy)近日接受了中国经济网专访就中美关系和两国商贸机会发表了看法,同时对新中国成立65周年表达了美好祝愿。迈克-劳林斯说,过去几十年两国的发展已证明了中美两国能够手挽手地和平崛起,希望中国的下一个65年也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稳定增长。

   

  资料图片:美国达拉斯市长迈克-劳林斯(Mike Rawlings) 

  劳林斯:中美两国能够手挽手地和平崛起 

  劳林斯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中国印象最深刻的是发展速度令人震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快速崛起令人刮目相看。他说,“在过去15年间我曾多次来到中国,每次都能看到巨大的变化。我很高兴再次来到这里,并继续加深我们已发展多年的友好关系。”

  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前夕迈克-劳林斯刚好率领了一个代表团访问了上海,对于此次中国之行他解释说:“我们此行是为了庆祝美国航空公司开通达拉斯/沃斯堡到上海浦东的直飞航班,这代表我们两座城市的经贸关系更加坚固。”他说:“达拉斯/沃斯堡是全美第4大市场,并且是众多财富500强公司所在地,这些公司中的许多都在中国有分支机构。上海是众多已投资达拉斯/沃斯堡地区的公司和个人的故乡,这些投资也包括了数以亿计的EB-5资金。对于此次到上海直航的开通,我们都感到非常激动,并迫切希望深度发展已建立起的业务关系。”

  劳林斯在采访中表示,欢迎中国商人前往达拉斯投资。他说:“德克萨斯州是全美最大的出口州,而其中绝大部分出口又来自达拉斯-沃斯堡地区。我们在美国以亲商而出名,并且我们绝佳的地理位置很利于吸引全球贸易及投资。”他补充说:“自2009年来,德克萨斯州已吸引超过600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并且我们的能源及化工行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在全美排名第一。我们还拥有快速发展的金融服务和IT行业,IT行业主要围绕着达拉斯-沃斯堡地区的软件及电信项目。”

  谈及对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看法,劳林斯乐观表示:“过去几十年两国的发展已证明了中美两国能够手挽手地和平崛起。我希望它的下一个65年也能继续保持这样稳定的增长!”他补充说:“重要的是,我们要继续开拓更多有意义的商业联系,并且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

  何利丹:中国投资人EB-5签证被冻结不久有望得到解决 

  史维特斯资金集团首席执行官何利丹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重点介绍了当前备受关注的EB-5投资项目。他说,美国政府欢迎外国投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中国对美投资在过去十年里增长迅猛,尤其在EB-5行业,投资已经成为中国成功商人移民美国的重要途径。

  何利丹说:“EB-5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所有的经理人都有充足的资源引导投资者并帮他们度过难关。找到正确的合作伙伴非常关键,一个交易是否能成功与参与其中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正直程度息息相关。”他补充说:“史维特斯是投资人的长期顾问,我们愿意与客户建立深远持久的合作关系,并帮助他们在美国建立新生活及商业关系。这种理念反应在我们的商业模式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服务已从单纯的EB-5投资移民延伸到私人财富管理和另类投资领域。”

  何利丹还对中国申请者的EB-5签证被冻结一事给予了专业解释。他说,“因为全球每年所有EB(职业移民)类别的签证只有14万个配额,每个国家申请者每年最多只可使用该配额的7%,中国也是一样。”他透露说:“我们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与美国EB-5投资移民行业协会(IIUSA)努力商讨解决方案。好几套解决方案的议案已提交国会或正在讨论之中。”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