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成都5月31日讯(记者李晶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中,成都很有希望成为千万户籍人口聚集的巨型城市。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知名经济学家蔡继明日前参加由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执行,成都市经信委特别支持的“探索中国新未来—全球财经领袖对话财富成都”第二场活动时发表的论点。
蔡继明在活动现场以“以改革的最大红利实现发展的最大潜力:新型城镇化模式探讨”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系统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下一步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并以成都的经验作为启示案例,认为天府新区建设将大大推进成都新型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是发展潜力关键所在——
解决“春运潮”最终要靠城镇化
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是什么?蔡继明说,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这四化里边关键是什么化?我认为关键是城镇化。”
他认为,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农业现代化虽然落后,但原因是大量的人口还滞留在农村。即便相当一部分农民已转移到城市,但是这些人并没有真正切断和农村土地的联系。蔡继明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民人均土地经营规模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家一户平均7.5亩地,只相当于美国的400分之一,韩国日本的1/4。“凭借这么狭小的土地别说实现现代化,连机械化也实现不了。所以农业现代化落后原因是因为城镇化滞后,“四化同步”当务之急是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劳动力,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根本途径,并最终提升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蔡继明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农民真正变成城市居民,他的消费水平会提高四倍,并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国内市场。“21世纪是有两件大事会改变世界的面貌,其中之一是美国IT高新技术产业,另一件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他还说到每年的铁路“春运潮”。“要靠铁路满足2.6亿农民工回家探亲,铁路的运力要增加10倍。但这些运力平时就闲置了。若不增加,就要让农民就地过年,就得把他们的家属安在城市。所以解决春运潮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人口城镇化。”
据蔡继明预测,要解决半城镇化的问题,2030年中国要解决4亿农民工及家属进城落户的问题,使城镇化率真正达到65%;205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城镇化率至少应该达到80%。这意味着从现在起,未来40年将有4亿农民变市民,“这也就难怪中国城市化会影响世界进程。”
用新型土地制度促进新型城镇化——
成都最有条件成为千万城镇人口城市
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在昨天的演讲中,蔡继明也谈到这一点。他说,在现行土地制度中,存在征地范围扩大、补偿标准过低、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也阻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因此他建议用新的土地管理制度来促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蔡继明特别提到天府新区的巨大作用:天府新区规划有利于推动成都聚集千万城镇户籍人口。“我说的是城市户籍人口,没有户籍也行,但是一定要真正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蔡继明认定,“在变成千万(城镇)人口的城市里边,成都恐怕是最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