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在线访谈

 
陈世强:精准扶贫可让百万贫困户脱贫
“除了民营企业和党员干部要参与‘精准扶贫’以外,我们是不是可以号召全国各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各级人大机关和政协机关,... 详细>>
本期嘉宾

 

陈世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河南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弘昌集团董事长、河南龙潭毛尖集团董事长

时间:3月7日13:00

制作:国际部 主持人:郭枞枞

访谈精粹
陈世强:“精准扶贫”资金可由国家兜底地方配合
在谈到“精准扶贫”资金来源时,陈世强表示,他主张国家兜底,地方做一些配合和配套工作。目前,“精准扶贫”的资金来源采取“三三制”,即国家财政补贴基本保证兜底,三分之一通...
陈世强:通过"万企帮万村"计划推进"精准扶贫"
对于如何实现“精准扶贫”,陈世强说,首先要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号召党员干部,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参与到“精准扶贫”第一线。
陈志强:借助贫困山区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陈世强表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方法之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对大别山区“精准扶贫”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陈世强:茶叶帮助大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陈世强认为产业扶贫是可以帮助贫困户、贫困村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抓手。在大别山区,茶叶既是一个绿色生态的产业,更是一个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
文字实录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经济网,欢迎收看2016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河南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弘昌集团董事长、河南龙潭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先生,一起跟大家聊聊从大别山区综合发展看“精准扶贫”这个话题。

   

  陈世强: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您这几年两会一直关注革命老区的建设和扶贫,您为什么持续提这方面的问题呢?

   

  陈世强:我是一个来自革命老区的基层政协委员,因为我对老区情况比较了解,特别是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要做到“精准扶贫”。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加快小康社会的实现,要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我们来自于革命老区,“精准扶贫”到底怎么做,这也是我们平时调研和参政议政的一个主要的话题。

   

  今年我提了几个关于“精准扶贫”的提案,革命老区既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一个有历史、有红色传承的地区。我们大别山区既是人口的密集区,又是交通的要区,生态的重点区域。这么多年来大别山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没有重工业,所以导致了它的工业欠发达,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它的外流人口比较多,就出现了因病反贫,因灾致贫的贫困户特别多。中央这次提出的“精准扶贫”,实际是结合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一个战略构想。

  

  中央把我们大别山区光山县列为“精准扶贫”的试验区,很多首长同志专门到光山去调研,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革命老区的重视,也体现了革命老区扶贫攻坚任务比较重。

   

  自从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精准扶贫”以后,河南响应中央的号召,在“精准扶贫”上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就是“精准扶贫”查清了底数,把老百姓真正贫在什么地方查了出来,怎么扶贫的方法设计出来。我们的地方党委政府这几年提出来一个新的扶贫方式,首先就是要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号召党员干部,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参与到“精准扶贫”第一线。我们河南省工商联有一个新的做法,过去我们倡导“千企帮千村”,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国家扶贫办的高度认可。在河南“千企千村”的模式启发下,全国工商联今年推动了“万企帮万村”,通过号召一万家企业去帮助一万个贫穷的村,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实施“精准扶贫”工作。

   

  今年我提这个提案,除了民营企业和党员干部要参与“精准扶贫”以外,我们是不是可以号召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各级人大机关和政协机关,共同来参与一对一的“精准扶贫”,这个工程推进下去以后可以带动几百万户贫穷老百姓脱贫致富。

   

  主持人:我们现在对于扶贫在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任务非常重,有一些困难。您对大别山区有很浓的感情,而且它属于革命老区,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对于这些扶贫的一些措施,包括遇到的困难,您认为目前我们扶贫当中,我们一直在想办法,究竟是针对哪些困难去想办法,存在什么样的困难?

   

  陈世强:“精准扶贫”,要体现几个重视。第一,国家的顶层设计一定要高度重视,我们除了要让贫困户达标脱贫的经济指标以外,还要注意如何防止脱贫后让他不再返贫;第二,产业扶贫要重视,产业扶贫是可以帮助贫困户、贫困村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抓手;第三,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比方说,一般的贫困山区和贫困的老百姓,实际上是交通不方便,教育没跟上去,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标准有差异,水电气没入户。我们大别山,包括河南,目前的扶贫工作提倡要让城乡一体化成为扶贫的新平台,就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主持人:怎么推进?

   

  陈世强:打造新型城镇化。过去城市发展都是在县级城市和地市一级,现在提出美丽乡村的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结构性的调整,把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下移到乡镇,把我们过去分散的村落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实行集中的居住,打造万人镇。

   

  大别山区去年做了一个调研,如果把万人镇作为抓手的话,也就解决了贫困村集中居住问题。我们可以实施异地搬迁,另外也可以解决子女就业,解决了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还有就业扶贫,可以贯穿进去了。信阳目前的做法值得全国借鉴。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产业扶贫,对于大别山区来说,可以推动发展哪些产业来达到“精准扶贫”呢?

   

  陈世强:我们大别山是一个林果业发达的地方,特别是茶产业,我们龙潭信阳的毛尖全国知名。小茶叶是一个大产业,茶叶既是绿色生态的产业,更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弄得好,培育得好,管护得好,一亩茶园起码在一万块钱左右,如果做茶叶深加工,它的附加值就会更高,也就是说我们一两亩茶园可以解决一个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另外,近年来我们有几个新的想法,以茶为载体来推进我们的产业扶贫和扶贫攻坚。我们发展了茶工业、茶饮料,这几年发展得相当快。北京市场今年茶饮料需要几千万,这都是以我们在大深山沟里面的茶树作为原料做出的饮料,是原生态的。另外,我们有一个国家级茶叶市场,它也使大部分贫困户落户到国际茶城,由过去种茶向茶商进行转型,延伸了产业结构,增加了经济来源,这样一种模式也拉动了很多贫困户。

   

  另外,贫困户的子女,80后、90后、甚至现在00后,上学以后不愿意再回到乡村去。我们就推动我们的茶艺表演,还有茶艺的营销,和我们茶产业全国网络的建设,把他们输送到异地。我们有一个龙潭茶叶的千城计划,要在1000座城市推进1000个以扶贫为载体的专营店,一个店帮扶两户三户贫困户子女的就业,从而实现共同致富,达到“精准扶贫”。

   

  主持人:通过茶叶进行“精准扶贫”,过程当中需要运输、销售,这些方面大别山区是怎么进行的,有没有相应的规划?

   

  陈世强:河南最近几年推动航空港区和“一带一路”的结合。河南“十三五”期间力推自由贸易区,无疑就是要建立快速的物流通道和仓储基地。大别山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既是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也是仓储聚集区,具备销区、产区的“双区”功能,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大别山最丰富的是生态资源,我们在未来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如何把我们民俗文化、林果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也就是大家说的“农家乐”。

   

  主持人:不仅是针对大别山,其他的一些贫困地区也可以。

   

  陈世强:都可以效仿,我们这样贫困的山区,生态优良,不仅可以发展林果特色产业,还可以发展旅游业,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我们可以发展新鲜的能源产业。比方说我们现在提出一个新的理念,把茶园上面变成观光茶园、体验茶园、新能源茶园。什么意思呢?茶园里面建风力发电,因为茶园是山区,它可以建立风电,还可以建立光电,这样和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农、游、风、光、商的多位一体的立体脱贫致富的新模式。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脱贫是需要钱的,光靠国家的政策补贴可能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钱从哪里来?我们自己怎么去想办法?

   

  陈世强: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是“三三制”,30%由中央保证兜底,30%进行产业帮扶,我倒认为扶贫工作应该是全社会的问题,贫困户人群在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比重中占比很小,我主张还是应该国家兜底,地方做一些配合和配套。

   

  主持人:怎么配合和配套呢?

   

  陈世强:比如说地方解决后续的保障问题,中央要给一些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经济支持,国家扶贫办和财政部要加大财力的投入。过去我们的扶贫资金投入是“撒胡椒面”,不是那么精准,下一步财力要投到每一户。过去我们以村为单位,现在我们也推动了村成为大平台。中央提出精准到户,资金也要精准到户,政策也要到户,你这一户适合做什么,另外一户适合做什么等等。但是我认为,户和户之间还得有一个科学规划。比方说同样都在大别山区,沂蒙山区,每一个区域要做的特色肯定是不一样的。扶贫既得有灵活性也得有专业性,地方政府了解的情况可能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充分发挥村、乡、县和市这四级政府在“精准扶贫”上的领导作用和推进作用。

   

  主持人:我们怎么去保证这些钱或者您刚才说的这些政策能够精准地落实到每一户呢?

   

  陈世强:我们国家的扶贫工作是一个老课题了,我认为这一次“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打完以后,未来会不会出现返贫,这项扶贫工作未来还会不会再继续产生,我想这是未知数。大家都期望今后脱贫以后不再返贫,如何在这一轮“十三五”“精准扶贫”过程中加强监督?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审计,审计就是全过程的审计,对扶贫资金要审计到户的这种审计模式;二是要加大党纪政纪和司法的监督,挪用扶贫资金违规做政纪处分,违法的要依法处理;三是要加大舆论监督,新闻的舆论监督是非常关键的;四是加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五是要加强基层组织、群众老百姓的监督。只有通过监督,用法律的准绳、用行政和社会共同监管的手段,才能保证扶贫资金安全,才能保证“精准扶贫”的实效性得到落实。

   

  主持人:让“精准扶贫”透明才能精准,“精准扶贫”不光是要给钱,还得去扶智,包括智和志,对于教育扶贫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世强:“精准扶贫”中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因残致贫群体。中国有8000万的残疾人,一个残疾人就会使一个家庭生活困难。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起码是60%-70%因为残疾人会影响到家庭贫困。如何处理好残疾人的扶贫和残疾人教育?我认为要加大扶贫教育的投资。

   

  另外,因老致贫,特别是农村前些年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的家庭,现在有一些老龄化,子女在城市里面,这些老年人都在农村,丧失了劳动力。我们国家的养老体系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类的老龄化的处理,也是解决扶贫的重要抓手。所以,老龄化和残疾人的教育扶贫、兜底扶贫,这都是解决“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只有把残疾扶贫,老龄扶贫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扶贫指数才能逐步下降。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三四十岁的人致贫了,因为她的丈夫高位截肢,家庭人均标准达不到国家的基准生活线,就列入了贫困户。我认为这样的残疾人,这样的老年人,国家是应该兜底的。

   

  主持人:社会保障。

   

  陈世强:对,社会保障要跟上去,我们的扶贫负担就轻多了。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去年也提到了关于清洁能源的发展,它和扶贫能不能联系到一起?

   

  陈世强:刚才我讲到了大别山区,包括我们所有的贫困山区,都有几个特点,一是它有良好的生态,可以发展旅游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都是荒山荒坡,恰恰这些山区是可以做光电,做风电的地方。这几年我们探讨了在贫困山区大别山区推进新能源发展的扶贫行动计划。我们“十二五”期间在大别山区建立有三四十万千瓦装机的新能源风力发电系统。“十三五”期间,我们准备在大别山区乃至全国这些贫困山区建立到200万千瓦的装机风力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直接对我们贫困的山区和“精准扶贫”起到了经济的支撑作用。

   

  主持人:目前有没有看到一定的成效?

   

  陈世强:有,我们的大别山区,我们准备在风厂下面建旅游区,建观光区。前一段时间央视也播放了陕西的扶贫纪录片,一个村发展村级旅游,发展光电和风电,把风电装备作为一个景点。我们两三年前就在做这项工作,我们认为这个模式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生物质清洁能源,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来的一个产业。生物质清洁能源就是荒山荒坡上一些秸秆和枝丫柴,用它们发电就为农民带来了增收。近两年国家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对我们的“精准扶贫”、对革命山区和落后地区发展新能源也是推进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陈委员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希望您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更多资讯请大家持续关注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