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肯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和输变电产业的创新肯定是不一样的,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人才团队的建设?
丁强:我认为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大家的思想一致,能够同意进入这一产业,就是一种新的探索。是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的探索。
第二,进入以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行产业建设,这其中需要技术团队、管理团队,更需要能够生产出产品的制造团队,在这几个团队的建设中都需要创新精神。过去我们只有保变一个工厂,并由这个单一的工厂发展到现在,正是得益于不断的创新。这就像技术进步一样,通过走出去,通过吸收,通过学习,通过转化,最后形成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团队。
除了技术骨干队伍的构成开始从变压器产业转向至新能源产业,我们还引进了德国的非晶薄膜太阳能技术团队、澳大利亚的晶体硅太阳能技术团队,美国的风电设计团队。最后,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形成了天威自己的团队。
主持人:衡量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标志,就是能否走出去。天威在走出去这方面,目前做得怎么样?
丁强:“走出去”一直是这些年来天威的发展方向,我们的产品2001年进入美国市场,主要用于美国的核电、发电厂、输电线路等。同时,我们的产品还出口到欧洲、亚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如何使我们真正的“走出去”,真正融入进世界产业潮流中,我们预想这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届时,天威将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制造基地,拥有世界一流的品牌形象。此外,天威还需要在国外建设有自己的基地。
目前我们以夏威夷为总部,在美国爱德荷州建立了多晶硅生产基地和夏威夷的太阳能系统集成公司,在德国设立了非晶薄膜太阳能的销售中心和服务中心,还将在加拿大合资组建生产基地。在输变电方面,我们也制定了“走出去”的发展规划。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丁强:需要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水平,这在工艺加工方面非常重要,我自己的感受非常深,比如电力设备中使用的硅钢片。这种硅钢片很多都是进口,比如新日铁、川琦,韩国的浦项,国内的宝钢、武钢也在相继生产这些产品,但是在加工工艺和精度方面,还有待于提高。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制造的精益化、精细化都需要不断提高。这是产业自身需要提升的,要不断加大技工培训,进行能力和工艺的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比如像特高压工程,由于国家出台了产业政策,在重大项目启动以后,它带动了整个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
主持人:感谢您作客我们的节目。今天丁总跟我们分享了天威集团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并且探讨了中国制造业怎样由大变强。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次节目再见。
丁强:谢谢。
(责任编辑:王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