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外交专家、驻吉尔吉斯斯坦前大使姚培生(右)做客中经在线访谈。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鹿林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7日讯 (记者 刘潇潇 林秀敏) 史无前例、很大亮点、特殊待遇——在中国经济网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今日联合策划的中经在线访谈节目中,中国公共外交专家、驻吉尔吉斯斯坦前大使姚培生用这三个词评价习近平主席的索契之行。>>>进入访谈专题
习近平“给邻居贺喜”史无前例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于2月6日抵达俄罗斯索契,同普京总统举行双边会晤,并于7日晚出席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冬奥会对俄罗斯是喜事,俄罗斯是我们的邻居,‘邻居办喜事,我当然要专程来当面向你贺喜’,这个话很形象。”姚培生指出,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外国举办的此类大型国际体育活动,中国领导人以前从未出席过类似活动。“史无前例本身就是一个亮点,是对俄罗斯很大的支持,体现出了两国间的信任度,在外交上意义重大。”
“如果冬奥会不在索契,习主席不一定去,”姚培生继续说,“习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体现了中俄两国的特殊关系,是中国对俄罗斯的‘特殊待遇’。我们讲的是‘首例’,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国际上的公共外交,我们不一定都参加。”
姚培生指出,习近平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外交风格灵活多样,展现了鲜明的特点。“奥运会体现出的是休战、和平的精神。习主席此次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既支持发扬了奥运精神,又利用这个平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拉近中国与各国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
西方“说三道四”是过时思维
针对冬奥会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恐怖袭击的负面舆论,姚培生指出,在北京奥运会时,西方也“说三道四,不支持”,这是对奥运会举办方的不信任。
“如果以前是冷战思维,现在至少是带着旧的框框,过时的思维方式来评价冬奥会。”姚培生表示,中俄两国在反恐战斗中统一战线,不管恐怖活动发生在哪儿,中俄都坚决反对。所以在反恐问题上,中俄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政策、共同的立场、共同的目标。“我们给国际上传递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在这个问题上,中俄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有些国家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政策,这实际上很不光彩。”
中日领导人在索契无“偶遇外交”可能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日关系跌入冰点。而日方近期却频频显出所谓对话姿态,期待与中国领导人在索契冬奥会“偶遇外交”。对于日方这一表态,姚培生认为,安倍是在“耍小动作”,会面的意图“不会得逞”。“我相信中日领导人不会有任何的接触,见面更不可能。两国合作的大门是他(安倍)关闭的,是他制造麻烦。”
中俄合作潜力大 俄最具发展后劲
有关中俄合作前景,姚培生认为领域很多,潜力很大。俄罗斯燃油已输往中国;天然气价格问题不是政治问题,相信很快会解决;中俄军工合作密切;高科技、军事、人文等领域合作广泛。
“俄罗斯国内经济受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的经济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今年提出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够达到,但是我们也还愿意继续跟它加大经济合作。”姚培生表示,从长远看,俄罗斯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人均资源世界最高,发展后劲很大,中俄合作将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