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匹兹堡峰会前瞻:全球经济失衡根源不在中国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G20匹兹堡峰会前瞻:全球经济失衡根源不在中国

2009年09月22日 10: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21日从权威人士处获取的信息显示,作为二十国集团(G20)匹兹堡峰会主办方的美国已经拟定会议的主要议题,内容将涉及九个方面。

    该权威人士称,其日前接到的一份文件显示,本次G20峰会将重点讨论九大议题。其中有关全球经济现状的议题排在首位,美国提出的“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位列第二,备受欧洲方面关注的金融监管改革议题排在第四位,此外,能源、气候变化等议题也均有提及。不过目前尚无法确定议题排列顺序是否与重要程度有关。

    在诸多议题中,“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颇为引人注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一由美国提出的框架包括的具体措施可能涉及:美国增加储蓄并减少预算赤字、中国降低对出口的依赖,以及欧洲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提振企业投资等。

    据权威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该框架还提议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核心启动“同行审查”程序,即各成员国在IMF的帮助下评估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状况及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内容将涉及外汇储备、信贷国际收支等。

    美力图推动全球经济秩序重塑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20日接受美国CNN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将在本周召开的G20匹兹堡峰会上敦促各国领导人重塑全球经济,以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现在是时候重新平衡全球经济了。”奥巴马称,“我们不能再回到之前那个时代:中国、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只是卖东西给我们,致使我们在产生大量信用卡债务或房屋权益贷款的同时,却没有出口任何东西给他们。”他表示,确保全球经济更加均衡将成为“G20峰会议题的一部分”。

    此前的18日,欧盟经济货币事务专员阿尔穆尼亚也曾表示,G20匹兹堡峰会将讨论如何降低全球经济增长对美国消费的依赖。他指出,若美国必须做出调整,则应当增加储蓄并节省开支,而中国和日本应提高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度,欧洲则必须进行痛苦而艰难的结构改革,以便提升增长潜能。

    资料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国的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都曾致力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06年,IMF曾召集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开会共商再平衡大计,当时也曾提出具体建议,但并未得到任何执行。

    新框架提议恐难取得实质进展

    白宫高级顾问迈克尔·弗洛曼在此前的一封致20国集团其他成员国相关人士的非公开信中表示,随着美国和其他国家储蓄率的上升,除非20国集团其他成员国出台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否则世界经济将面临增长率下降的局面。

    弗洛曼认为,无论对G20峰会与会国个体还是整体而言,“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都将作为一项约束,“促使各国寻求一整套推动更健康、平衡的经济增长的政策方案。”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全球经济秩序的议题肯定会提,但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处于低谷时各方达成一致比较容易,但经济开始恢复时各方就很难在国际层面上达成共识。

    张明认为,当世界经济开始恢复的时候,各国会更加重视自己的贸易账户,促进出口,通过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他提醒称,中国作为持续的顺差国将面临更多压力,轮胎特保案仅是冰山一角,未来欧元区和新兴市场国家针对中国贸易出口产品的保护措施将可能增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导致中国恢复原有出口水平需要更长时间,另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可能再次抬头,而一旦形成升值预期,短期资本流动将出现更大波动性,热钱可能加大流入,“这对中国都是不利的。”

    全球经济失衡根源不在中国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是奥巴马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角度提出的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建议,但“只看到了一个表象”,并未找到解决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根源。

    张燕生指出,目前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比重高达65%,存在消费和进口太多、储蓄太少的问题,同时中国则面临出口比较多、储蓄率比较高的局面,这确实是一种失衡状态。但他强调,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事实上并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地减少中国出口就能解决的。

    张燕生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要正视一个事实,即中国出口贸易中有近一半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而如果劳动力可以在全球流动,这一部分就不会都在中国,所以减少出口并不单纯是中国可以做到的。

    “全球失衡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单纯的进出口,而是我们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张燕生认为,美国对这次危机的反思仅在于加强银行自律监管,结果失败了。“没有人考虑谁在治理这个地球村,没有人管理全球化,没有一个全球平衡机制,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确保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有序

    中国证券报: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即将召开,你对该峰会有何期待?你认为这次峰会将会取得一些实质性成果吗?

    理查德:我认为,这次峰会将会取得一些实质性成果。刚结束不久的二十国财长会议就是一个成效显著的会议。世界上所有关键性的国家将在这次峰会上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世界经济得以改善,所以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日程。我认为,这次峰会将会取得进一步的进展。这次峰会将要讨论的问题都来自于上次的伦敦峰会,但是它将迈入另一个新的里程。

    至于这次峰会将要讨论的话题,我认为它还会就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金要求进行讨论,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这次峰会还会对此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人们正在关注世界经济究竟已经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在过去18个月期间,世界经济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不确定性还将继续。所以,我们很难说匹兹堡峰会将会具体解决几件事情,可能是3件,可能是更多。

    我认为,我们所希望的是金融市场的稳定。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这些经济周期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着,而且永远都在进行。在未来20年、30年或者40年,我们还会遇到其他的一些我们现在无法预料到的事情。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与我们20年前就很不一样了,与上个世纪30年代也不一样。我们一直都要处理不一样的事情,不过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全球金融稳定展开。

    中国证券报:伦敦金融峰会从召开到现在已将近半年,你认为这段时间我们都取得了哪些进展?

    理查德:我觉得我们是取得了进展。我认为,在英国我们就有很多进展,比如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放贷政策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进展。我们之所以正在取得大量的进展,是因为我们正在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就世界层面而言,我认为也是取得了进展。正因为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召开,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合作。很多国家都很清楚地意识到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只有确保他们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之后经济才能得到发展。当然,我们还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我们从这些不确定性中走出来,还需要1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中国证券报:英国首相布朗总是呼吁各国协调合作,这种协调合作究竟意味着什么?

    理查德:协调合作当然会很难,但它又是非常的重要。我完全赞同,协调合作途径是非常正确的。协调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一起努力,但是难就难在你关注的重点总会与我的关注重点不同。正因为如此,互相讨论就显得非常重要。

    大家能够坐在一起讨论很重要,现在我们已经与中国一起讨论重大世界问题,这一点很好。不管是英国政府还是我们毕马威自身,都认为,温家宝总理来英国访问,中国采购团来英国洽谈,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积极事件,这表明了英中两国都希望加强联系,帮助双方共同成长,这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中国证券报:你对中国在匹兹堡峰会上的立场有何期待?

    理查德:中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强国,未来它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关键的,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我们还会继续看到。至于中国的发展前景,我认为,中国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它即将参与匹兹堡峰会,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在过去几次峰会上所起的作用就已经很重要了。

    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中国的声音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听见。

    中国证券报: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你认为一个新的金融秩序是否可能会形成,在这个新的金融秩序中,新兴经济体如“金砖四国”是否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理查德:是的。二十国集团增强了这样的意识,即将来应该要有一个新的金融秩序,因为我们正在将世界上所有大国聚集在一起,来讨论如何才能建立这样一个秩序。我认为,我们绝对会拥有这样一个新的金融秩序,金融经济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随着金融世界的不断发展,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四国”将在这个金融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证券报:最近全球经济出现积极的复苏迹象,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这种复苏能否持续?

(责任编辑:林秀敏)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