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郑永年的文章说:当西方一些人炒热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之争时,中国领导人显然保持了鲜明的理性,并没有接受似乎有利于中国构造自身国际话语权的“北京共识”。从今天看来,拒绝“北京共识”具有先见之明。
文章说,实际上,中国发展的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实事求是,不接受任何所谓的“共识”,也不根据各种所谓的“共识”来指导自身的改革。“北京共识”根本上可能就是个伪命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领导层现在所强调的是“和而不同”,强调尊重不同文化的特点,不同国情的特殊性,追求各国发展经验的多元性。
《华盛顿邮报》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增长模式。谁也没有这方面的垄断权。在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的趋势在增强。西方学者片面地认为"北京共识"是一种缺乏民主监督机制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往往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寻求更加公平的国际财富和权力分配的愿望。《泰晤士报》《外交政策》载文指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集体超越发达国家成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引导者,将是近代史上最显著的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和权力转移,中国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角色。英学者表示,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塑造国际规范和创制贸易、金融、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制度的进程中,已成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关键"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