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
    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2004年5月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旋即在欧洲、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的经济奇迹及其背后的“中国模式”一时成为世界的焦点。 论文对中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成就作了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足可效仿的成功榜样。 乔舒亚在论文中阐述说,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他把这种发展模式概括为“北京共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其中,创新和试验是“北京共识”的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不求统一标准。 乔舒亚认为,中国的变化极为迅速。他说,按当前的速度,中国每10年就使产出和收益增加1倍。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已经使3亿人摆脱了贫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北京共识"的潜台词
    今年7月2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郑永年的文章说:当西方一些人炒热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之争时,中国领导人显然保持了鲜明的理性,并没有接受似乎有利于中国构造自身国际话语权的“北京共识”。从今天看来,拒绝“北京共识”具有先见之明。 文章说,实际上,中国发展的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实事求是,不接受任何所谓的“共识”,也不根据各种所谓的“共识”来指导自身的改革。“北京共识”根本上可能就是个伪命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领导层现在所强调的是“和而不同”,强调尊重不同文化的特点,不同国情的特殊性,追求各国发展经验的多元性。
<华盛顿邮报>:"北京共识"渐取代"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邮报》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增长模式。谁也没有这方面的垄断权。在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的趋势在增强。西方学者片面地认为"北京共识"是一种缺乏民主监督机制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往往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寻求更加公平的国际财富和权力分配的愿望。《泰晤士报》《外交政策》载文指出,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集体超越发达国家成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引导者,将是近代史上最显著的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和权力转移,中国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角色。英学者表示,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塑造国际规范和创制贸易、金融、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制度的进程中,已成国际秩序变革中的关键"玩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