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商务部: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呈6大特点

2015年07月21日 10: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商务部今日上午10:00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2015年上半年商务工作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菁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1日讯(记者 袁志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今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基本平稳。前6个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其中,月度增速已连续2个月回升,6月份增长10.6%,较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显示,1-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4.6%,比1-5月加快0.1个百分点。 >>点击进入专题

  沈丹阳称,上半年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一是新兴业态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实物商品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3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达到9.7%,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7%。另据商务部监测,1-6月,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网上销售增长39.1%,比上年同期加快9.2个百分点,其中,京东、当当网、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四家网店销售额同比增长46.1%。购物中心销售额增长11.7%,较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分别快5.1、8和11.3个百分点。

  二是大众化餐饮、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稳中加快。大众化餐饮消费成为市场主流,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5%,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限下餐饮企业收入增长13.5%,高出限上7.2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东来顺、眉州东坡、聚德华天等重点餐饮企业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限上企业增幅。1-6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日用品类、食品类、衣着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2.7%、12.4%和10.7%,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2.4、1.1和0.7个百分点。

  三是通讯器材类商品持续热销。随着4G通信网络进一步普及,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增长37.6%,已连续7个月月度增速高于30%。小米、华为、联想等国产品牌智能手机上半年销量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四是文体娱乐、保值类商品需求趋旺。文化休闲、体育健康消费需求的提升带动文体娱乐类商品和服务消费不断增长。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中,文化类、体育娱乐类商品1-6月销售额分别增长10.7%和6.9%,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7.2和4.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0.6个百分点。

  五是住行类商品销售继续好转。随着以智能家电为热点的家居家装更新换代需求不断提升,前6个月限上单位零售类值中,家电、建材、家具销售额分别增长10.7%、17.4%和16.5%,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2.8、2.6和1.6个百分点。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销售额企稳回升,6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石油类商品增速较上月分别回升0.9和2.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前6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倍。

  六是消费价格低位运行。1-6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与1-5月持平。其中6月份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6月份同比下降0.4%,其中,羊肉、水果、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0%、5.9%和4.0%,蔬菜、猪肉和鸡肉分别上涨3.8%、3.4%和3.2%。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