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爱尔兰大使看两会:经济增速7%很合理 快了会适得其反

2015年03月13日 18: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图为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宝乐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杨潇的专访。中国经济网实习记者刘亚楠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记者 杨潇)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宝乐(John Paul Kavanagh)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旁听中国“两会”和读过李克强总理的《2015政府工作报告》后,给他印象最深的关键词是稳健增长、深化改革、创业创新。  

  7%的经济增速很合理,太快了会适得其反

  中国的经济增速从2008年的9.6%降到2014年的7.4%,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又公布出2015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由此连成的一条下滑曲线引发了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甚至有悲观者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1990年走到繁荣尽头的日本很相似。对此,康宝乐幽默地说:“有些西方媒体老是唱衰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就要完了’这种话,二十几年前我就开始听,至今这句老生常谈仍旧‘没完没了’。”他认为就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7%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增长速度。盲目追求“快”字是在“玩火”,只会对经济整体造成毁灭性破坏,经济增长会因此而变得更慢,适得其反。

  “我认为中国政府在今年‘两会’上释放的信号,能很好地说服那些此前对‘全面深化改革’存有疑虑的人,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届政府的坦诚务实。” 

  爱尔兰青年寻找“中国合伙人”一起创业创新

  “中小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让‘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称其为“改造传统产业、构成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身为“2014年最适宜创业的欧洲国家”的驻华大使,康宝乐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他看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向爱方政府提出了建言:两国政府和投资机构应该共同搭建平台,全面帮助中国和爱尔兰青年进行交流与合作,同创业、共创新。

  在“全球最具企业家气质的国家”中爱尔兰名列第二,有高达10%的爱尔兰人认为“自己是一名企业家”。这一数字仅略低于排名第一的芬兰(10.1%),并高于美国(8%)和德国(4%)。据康宝乐观察,中国和爱尔兰青年在创业初期很相似,都是“公司小、点子多、资金少”。为此,爱尔兰国家养老储备基金将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资5000万美元,共同设立总值1亿美元的中爱科技发展资本基金。基金将通过持有小额股份的方式,投资两国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特别是有兴趣或已在对方国家市场开展业务的企业,涉及网络、软件、半导体、清洁技术等方面,还包括农业、食品、医药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图为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宝乐与中国经济网记者杨潇合影。中国经济网实习记者刘亚楠 摄

  康宝乐表示,美国的谷歌、苹果等科技企业以及亚马逊、ebay等电子商务平台均将欧洲总部和研究中心设在了爱尔兰,这极大地提高了该国的劳动力质量和创新意识。许多爱尔兰青年在大型跨国公司积累了工作经验和创新理念后开始自立门户,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另外,爱尔兰工会、企业与大学的良好合作机制使得科技成果能够迅速实现工业化,该国有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就是从校园孵化器中诞生并不断成长壮大的。爱尔兰的科技产业从零起步,但在短短几年内发展非常活跃,这一变化背后的启示值得正在摸索创新道路的中国创业者深思。

  康宝乐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其实有很多爱尔兰青年希望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伙伴“合伙创业”。每年11月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都会举行“全球网络峰会”(Web Summit),号称科技界的Davos,来自全世界的创业青年、互联网种子公司、知名企业以及投资机构都会参加,规模高达2万人。会上,超过1000个演讲者做主题发言,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康宝乐向中国的创业青年发出参会邀请,希望他们和爱尔兰乃至全世界的创业者更多地交流技术、创新理念和融资途径,找到各自的合伙人。

  “爱尔兰式春节”点绿全球地标建筑

  今年两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就是爱尔兰国庆日(3月17日)“圣帕特里克节”,这是爱尔兰人的“春节”。近年来,爱尔兰旅游局发起了“绿动全球”的倡议,邀纽约帝国大厦、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等全世界100多个地标性建筑在3月17日点亮绿灯以示庆祝。2014年的这一天,北京八达岭长城也变身为了“绿色长城”。而今年,鸟巢有望加入“点绿”行列。

  此外,爱尔兰今年还将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多种庆祝活动,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诞辰150周年的视觉艺术展、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戏剧作品的演出、爱尔兰国宝级手风琴大师莎朗-香农和国宝级民谣歌手Cara Dillion的演唱会等。

    推荐阅读:  

  丹麦驻华大使看两会:点赞"四个全面" 7%比10%强  

  欧盟中国商会主席看两会:欧洲在华企业不会离开中国  

  俄罗斯记者看两会:关注新常态 期待"丝路"新合作  

    巴西青年学者看“两会”:立法法修改凸显中国民主

(责任编辑:吴菁)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