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康:未来10年我国粮价平均每年将上涨8%

2011年08月10日 11: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0日讯(记者杨妮) 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是否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未来粮价走势如何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锡康教授近日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谈了他的观点。 >>>>>点击进入专题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锡康做客中国经济网。


    我国将迎来连续第八个粮食增产年

    在谈到今年粮食产量的预测情况时,陈锡康表示,今年4月份我们向中央做出预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如果夏秋季节不发生特别严重的干旱,预测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11000亿斤,即55000万吨,连续八年实现粮食增产。

    二、预测2011年夏粮和早稻将比2010年有较大幅度增产,预计夏粮将增产40亿斤左右,产量将达到2503亿斤;鉴于2010年在秋粮生长关键月份气候条件非常有利,秋粮大幅度增产,较2009年增产360亿斤。预计2011年秋粮也将获得丰收。秋粮产量为7820亿斤,与去年持平或略增。

    三、预计2011年全国多数省和自治区粮食产量将比2010年增产或持平,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西可能增产较多。新疆由于扩大棉花种植面积,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可能减少200万亩左右,预计粮食产量将下降。

    16字方针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陈锡康指出,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自然条件远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为差,因此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说,我们在粮食上的根本出路是“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16字方针。具体应对办法主要有五条:

    1.把发展农业和增加粮食产量做为每届政府的一项首要任务,不断大幅度加强对粮食的支持强度。

    2.今后10年中每年平均提高粮价8%左右。注:1990年1月到2011年我国市场平均粮价上升8.8%。使得大部分农民有种粮积极性。

    3.切实贯彻“科教兴农,科教兴粮”方针。

    4.逐步扩大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率。

    5.适度进口,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亇市场”互通有无。发挥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如出口蔬菜、蓄产品、水产品、花卉、发展特色农业。适度进口大豆、油料、天然橡胶、原木等。

    我国粮食基本自给进口起调节作用

    针对中国粮食进口陈锡康表示,2004年到2010年,国内粮食产量是比国内需求量略少。我们一部分依靠进口,但进口量并不多。进口量一般占国内需求的5%以下。到2008年以后,中国粮食产量略大于需求量,进口量略有下降。2010年我们进口了1255亿斤粮食,主要是进口5480万吨大豆,即1096亿斤。

    陈锡康强调,我国跟国外也需要沟通,适度地进口。我国进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我们40%的粮食是从美国进口的。美国的农场主非常希望中国能多进口一些粮食。这样他们就可减少逆差。劳动密集型产品他们无法往中国销售,那么只有出口资源性产品了,所以我们鼓励适度从美国进口一部分的粮食。

    预计未来10年粮价平均每年将上涨8%

    陈锡康表示,今后几年粮食的价格要有比较大的提高。他指出,根据计算,今后十年粮价平均每年要提高8%左右。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要提高。因为很多的民工到城市里来,城市的工资提高,农村的收入也要提高。第二,农民种粮的时候用了很多化肥、柴油和电,这些产品价格都是提高很快的,尤其原油价格是提高得很快的,这样也使得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第三,我们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所以我们也要从政策上鼓励农民,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粮价。所以我们预计每年粮食价格要提高8%左右。

 

    阅读推荐:

 

    范英: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或达65-70%

 

    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对外原油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4.8%,而8月初国家工信部披露,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5.2%,并已超过了美国。我国的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上涨,会不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呢?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范英在近日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谈了她的观点。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责任编辑:刘阳禾)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