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国金融风暴之借鉴篇:与"大萧条"2同2不同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解析美国金融风暴之借鉴篇:与"大萧条"2同2不同

2008年10月02日 07: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龚磊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积极整顿农业和工业 宣布工赈计划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还积极整顿农业和工业,他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并积极开展“救济”工作。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倾注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公共工程,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分),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这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税收政策

    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公司税过去一律是13.75%,根据1935年税法,公司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12.5%,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15%。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

 

    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

 

    今昔救市比较:规模、手段相似 起因、目的迥异


    很多人将美国政府此次救市行为与当年的“罗斯福新政”相比较。同30年代大萧条相同的是,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在资金没有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整个金融市场出现了全面、系统的危机,不是一个中央银行、一家投资公司或一个单一市场出现危机,而是所有的金融体系全都受到冲击,并迅速蔓延到整个世界,无一幸免。

 

    面对信贷危机、房市恶化、零售疲软、股市大跌的情势下,美国政府频繁出手,已采取了降息、减税、向市场注资等方式“救市”。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以赋予政府广泛权力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阻止金融危机加深。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制定的最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美国《新闻周刊》分析认为,这更像1933年“大萧条”时代的处理手法。当时政府采取了直接注资、提供银行担保、降息等,重构政府与华尔街共生关系。

    但是,今昔危机的起因是有所不同的:昔日是股市暴跌引发,如今则是次贷引发。但危机蔓延的后果,无疑都是侵蚀到了整个金融体系。面对信心的崩溃,美国联邦政府才选择了以史无前例的方式介入。此外,为了重振美国经济,度过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的举措之一就是成立房利美,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事过境迁,如今的房利美倒成了被救助的对象之一。

    据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陆志明分析,布什7000亿拯救计划实质上却与罗斯福的救市计划大相径庭。除了关注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存亡之外,对于选择金融机构国有化与市场化破产的标准;国有化与破产之后的金融机构如何运作与监管;最终这些机构如何重归自由竞争市场等等均语焉不详。难怪报告遭到了大多数议员的反对。

    当年新政的核心计划是制止工业实体经济的衰退,促进就业以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布什的计划则完全倾注于拯救华尔街投行巨鳄,主要受益者是华尔街大腕而非普通纳税人。保尔森的提议也是建立新设机构来吸纳早已贬值的次贷资产,以实现金融机构的脱困。作为此次救市计划的最终出资人,纳税人恐怕难以享受到救市所带来的实质好处。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龚磊)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