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 > 正文
中经搜索

通胀率终于“达标” 日本却高兴不起来

2022年05月22日 07:0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日本4月通货膨胀率终于达到2%的目标。这来之不易,却并不被看好,原因是“此通胀”非“彼通胀”。

  日本总务省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剔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4月同比上涨2.1%,是2015年之后首次超过2%。

  

  这是4月20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日元和美元纸币。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2013年初确定2%的通胀目标,希望日本经济摆脱长年通货紧缩局面。通胀率上一次超过2%是2015年3月,发生在日本调高消费税税率之后。如果排除消费税率上调影响,通胀率最近一次高于2%是2008年9月。

  共同社解读,虽然最新通胀率表面上超过2%,但并不能给予央行信心或令其满意。推动通胀的因素主要是乌克兰危机引发能源和商品价格上涨,不符合政策制定者的期望,实现“可持续、可接受”的通胀仍然任重道远。

  4月,日本能源价格总体上涨19.1%,其中汽油价格上涨15.7%,煤油上涨26.1%,天然气价格和电价也以两位数幅度上涨。日元对美元近期迅速贬值,推高进口成本。一名政府官员说:“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日元贬值加重了影响。”

  

  3月22日,为节约用电,日本东京一家商场关闭一部分展示电视。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这并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目标,经济仍有下行风险,更高的商品价格正伤害消费。”日本明治安田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小玉佑一说。

  小玉说,相比2008年通胀率超过2%时期,“当前基本价格趋势相同,但这次,乌克兰局势引发供给担忧,食品价格(上涨)趋势更大”。生鲜食品以外的食品价格4月涨幅达到2.6%,为2015年以来最大;176个监测品类中,127类价格上涨。

  大和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师末广徹认为,去除商品价格上涨因素,基本价格趋势没有变化,日本央行“未能以其希望的方式达成通胀目标”,因而将不得不继续执行现行货币政策。

  

  1月21日,人们走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先前说,央行希望实现伴随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可持续通胀,而不是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短时通胀。

  最新通胀率数据发布前,黑田在国会会议上说:“日本经济正在复苏,但面临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以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切实支持经济活动。”

  “工资应该进一步增长,家庭才能承受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通胀才更具有可持续性。”他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年10月就任后提出新经济政策,注重通过“财富分配”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呼吁企业进一步提高工资。

  日本工会与资方今年春季薪资谈判后,平均工资同比上涨2.1%,三年来涨幅首次超过2%,但小企业工资增幅较小。法新社援引瑞士银行分析师的话报道,“对工资增长和通胀的预期没有显著提升”,因而“眼下2%的通胀率不可持续”。(惠晓霜)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通胀率终于“达标” 日本却高兴不起来

2022-05-22 07:0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日本4月通货膨胀率终于达到2%的目标。这来之不易,却并不被看好,原因是“此通胀”非“彼通胀”。

  日本总务省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剔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4月同比上涨2.1%,是2015年之后首次超过2%。

  

  这是4月20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日元和美元纸币。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2013年初确定2%的通胀目标,希望日本经济摆脱长年通货紧缩局面。通胀率上一次超过2%是2015年3月,发生在日本调高消费税税率之后。如果排除消费税率上调影响,通胀率最近一次高于2%是2008年9月。

  共同社解读,虽然最新通胀率表面上超过2%,但并不能给予央行信心或令其满意。推动通胀的因素主要是乌克兰危机引发能源和商品价格上涨,不符合政策制定者的期望,实现“可持续、可接受”的通胀仍然任重道远。

  4月,日本能源价格总体上涨19.1%,其中汽油价格上涨15.7%,煤油上涨26.1%,天然气价格和电价也以两位数幅度上涨。日元对美元近期迅速贬值,推高进口成本。一名政府官员说:“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日元贬值加重了影响。”

  

  3月22日,为节约用电,日本东京一家商场关闭一部分展示电视。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这并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目标,经济仍有下行风险,更高的商品价格正伤害消费。”日本明治安田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小玉佑一说。

  小玉说,相比2008年通胀率超过2%时期,“当前基本价格趋势相同,但这次,乌克兰局势引发供给担忧,食品价格(上涨)趋势更大”。生鲜食品以外的食品价格4月涨幅达到2.6%,为2015年以来最大;176个监测品类中,127类价格上涨。

  大和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师末广徹认为,去除商品价格上涨因素,基本价格趋势没有变化,日本央行“未能以其希望的方式达成通胀目标”,因而将不得不继续执行现行货币政策。

  

  1月21日,人们走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新华社记者张笑宇摄

  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先前说,央行希望实现伴随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可持续通胀,而不是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短时通胀。

  最新通胀率数据发布前,黑田在国会会议上说:“日本经济正在复苏,但面临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以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切实支持经济活动。”

  “工资应该进一步增长,家庭才能承受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通胀才更具有可持续性。”他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年10月就任后提出新经济政策,注重通过“财富分配”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呼吁企业进一步提高工资。

  日本工会与资方今年春季薪资谈判后,平均工资同比上涨2.1%,三年来涨幅首次超过2%,但小企业工资增幅较小。法新社援引瑞士银行分析师的话报道,“对工资增长和通胀的预期没有显著提升”,因而“眼下2%的通胀率不可持续”。(惠晓霜)


(责任编辑:马常艳)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