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在广播电台工作的场景(资料图片)
在中国的对外广播队伍中,归国华侨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说其“特殊”,是因为他们具备独有的生活背景和心路历程;说其“重要”,是由于他们拥有当时国内急需的外语才能。他们以自己掌握的精湛的侨居国语言和知识,用满腔的工作热忱,出色地担负起了对外广播的历史重任,因此备受社会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前的外语广播组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发端于1941年12月3日,当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办了每天15分钟的日语广播。1947年9月11日,位于太行山麓河北涉县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出英语节目,每天广播20分钟。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又担负起对外广播的任务。在当时为数不多的播音员队伍中,就已经活跃着归侨的身影。如北平新华广播电台5个人的日语广播组里,就有日本归侨王艾英和陈真,她们都在日本度过幼年和少女时代、饱尝过民族歧视和流浪异乡的苦楚,而后者只是个16岁的小姑娘,刚从台湾过来。
北京广播电台里的归侨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实施对华封锁和囚笼政策。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新中国的内外政策,党中央十分重视发展对外广播事业,并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归侨青年到北京广播电台,开办对周边国家的广播。1950年4月,中国对外广播开始使用北京广播电台的呼号,英文为“Radio Peking”,呼号声的配乐是当时在中国几乎人人都会唱的歌曲《东方红》的旋律,极富时代特色。当月,北京广播电台同时开播了越语、泰语、印尼语、缅甸语,向东南亚国家人民介绍中国的信息,鼓舞他们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在此后20多年时间里,又先后开播了33种外语。到1976年,对外广播的外语已多达39种。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归侨投身对外广播事业。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政治风浪如何险恶,也无论个人如何遭受不公正对待,在“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和“干校”中受尽磨难,他们都始终与祖国和对外广播事业血脉相连、风雨同舟。1978年4月18日,中国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华侨对广播事业的特殊贡献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个人才荟萃的大熔炉里,广大归侨逐渐锻炼成为采、编、译、播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们之中,不仅有蜚声国外的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员、勤奋耕耘的高级编辑、不辞辛劳的驻外记者、成果累累的翻译专家,还有在对象国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知名学者。据2000年统计,国际台有归侨、侨眷140人,其中受到国家级奖励的就有30人(包括早期回国定居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还有8人在各级侨联、政协和人大中兼任各种职务。
时至今日,国际台的老归侨绝大多数已经离退休甚至故去。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开拓。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中国的一些外语语种的对外广播要推迟很多年。他们不需要抚慰,而应该接受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