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鹏:美中要适应老大与老二关系

2010年05月24日 16:01   来源:环球时报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5月24日,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这是开幕式前,王岐山、戴秉国和克林顿、盖特纳及双方代表团主要成员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经过2010年前期的博弈后,中美都在重新打量和思考对方。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之际,中美关系将该如何阐述,解决什么问题,未来走向如何,本次对话被赋予新期待。

    美国对华将怎么走,中国吃不准。中国对美政策是否还在继续,美国吃不准。双方都在思考过去行之有效的战略,是否继续管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沟通和解决,双方的疑虑会越来越深。最后会把中美关系引向战略对抗、战略竞争,甚至引向新冷战。

    现在,中美关系的矛盾已经集中暴露出来。问题出现后是相互对抗,延伸冲突,还是相互妥协,化敌为友?两国都面临选择。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期的战略稳定?这对双方都是挑战。因为历史上还没有过先例,两类国家,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文明也不同、价值观也不同;同时,他们的利益又深度地捆绑,又面临着全球化、多极化这一特殊的历史时空,所以大家都在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战略对话的本意就是不要拘泥于某个具体的事情,而要和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给中美关系定调、定性、定位。通过对话,回答对方最关切的战略方向、回应双方各自关切的核心问题。用对话真实地阐述自己的战略意图,打消对方的疑虑,增进战略互信,降低战略猜忌,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这势必为中美关系的中长远发展定下基调。两天的对话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还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在着重讨论重大问题的同时,也对其他一些问题表明立场。

    中美关系今后是一个什么关系,学者、战略界不可预知。有人表示“敌大于友”;有人表示“非敌非友”。这都是老生常谈。目前跟历史上比出现的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有可能在两个方向之间摇摆。要么是更深层次的战略竞争;要么走向更长远的战略稳定。现在到了一个节点。灰色地带已经很难维系了。

    中美长期战略稳定,既不能走美苏的老路———“恐怖平衡”,也不像美欧、美日那样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和对美国领导地位基本顺从的稳定。因此,中美只能探索一条新路。美国提出“利益攸关方”,有条件地接纳中国,甚至还提出“两国集团”(G2)。中国也曾过于理想主义,以为美国能接受中国“和平崛起”,但和平崛起也是崛起,也必然要影响对方一部分利益。这些讨论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其实,中美关系最大的挑战在于两国能否产生新的战略观。美国是特殊例外论的国家,中国也总讲“中国特色”。双方都把自己视为与其他国家不一样。寻找新型大国同既有大国和平共处的路径,两国没有理由不这么做。更何况,现在国际条件比较好,和平发展是主流,全球化把大家捆绑在一起,多极化使得伙伴很多,信息化使得双方减低文明的差异和冲突,威胁的多样化使得双方有紧迫的问题去做。

    说实话,美国和中国已经到了老大和老二的地位,可是双方的意识还没有跟上。形势已经到了,但是双方思想没有跟上。赶不上也得跟,否则会出大问题。现在双方需要尽快调整思路,怎么去适应提前到来的这种关系。

    这一切变化的总根源在于这几次危机使得美国的实力相对衰弱,而中国的崛起加速度。这样的发展,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中国没有做好准备做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思维和心态,但是全世界已经把中国当做世界性的大国。美国还是绷着霸权的心态没有丢,但是他很难维持霸权,不过他还是一超,但是不能独霸。实力他还是最强的,但是不能为所欲为。如何把霸权的心态调整到领袖的心态?我们没有否认他继续当老大。他当老大可以听听群众呼声,这样他老大才坐得稳。双方都需要调整,不调整不行。中国需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之一。

    前几轮战略对话确实是美国主导,由美方设定议题,占据主导。中国相对比较被动。但是几轮对话下来,中国开始反守为攻。现在对等性也更明显一些,双方都在设置议题,都在抢占话语权。但是现实是客观存在的。美国还是强势,无论从国力还是影响力。对等是相对的。通过对话,中国还有家庭作业要做。首先,中国要学会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从设置议题到引导议题等等,都需要提高。其次,中国需要提高对话的专业化水准。不能总谈一些大而空的政治性问题。每个问题都应有理、有据、有节的说出一些道理出来。最后,只要攸关中国核心利益,要敢于斗争,不用怕。中美关系稳定是手段,不是目的,稳定是为了国内发展。(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