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成因 (一)总需求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
(二)供给绝对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
日本的经济紧缩已是世人关注的重心。联准会最近发表了一篇由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合力著作的文章,“防止通货紧缩--从日本 1990年代的经验学功课(Preventing Defiation; Lessons from Japan's experence in the 1990s)。
该文章述说日本的经济紧缩源于该国 80年代的经济泡沫。与今日美国的情况十分神似。日本通货紧缩始于1999年,由于供求失衡,商品价格下跌。物价下跌一方面使企业利润减少,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消费。该文章也提到造成日本经济紧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的中央银行没有积极的以减息及放宽银根刺激日本的经济成长。
可怕的是经济紧缩除了日本之外已在世界各国有逐渐成形的趋势,在过去的六个月,法国、德国、巴西、瑞士的物价也都在下跌。就连成长快速的中国大陆,其物价也免不了下跌的命运。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大陆物价已跌了大约 20%,香港的物价在过去五年也跌了大约 16%。有些经济学家已开始预料美国的经济已有陷入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分析师洛旗(Srephen Roach)表示,“美国已徘徊在经济紧缩的边缘”。美国当前的“低通货膨胀、低经济成长”经济状况,有转成通货紧缩的可能。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距离只有一线之隔。怎样防止美国从低通货膨胀跨入通货紧缩的境界实在是政府的首要职守。
也有乐观人士认为:目前通货紧缩机会较1930年代小,原因是-当时主因为央行政策失当;而今日服务业比重相对高,其多是劳力密集,价格(薪资)较难调降。通货紧缩不见得不好:如十九世纪末之价格下跌乃基于生产力快速提高,故能与经济同步成长。
通货紧缩——影响
(一)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促退论:通货紧缩会抑制经济增长,甚至使经济发生衰退。
理由:
①物价的持续下降会使生产者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继而减少生产或停产。
②物价持续下降将使债务人受损,继而影响生产和投资
③物价持续下降,生产投资减少会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加剧总需求不足
2、促进论: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理由:
①通货紧缩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业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
②在适度通货紧缩状态下,经济扩张的时间可以延长而不会威胁经济的稳定。
③如果通货紧缩是与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相联系的,则物价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二)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
2、固定利率的债权者获利,而债务人受损。
3、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减少,一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通货紧缩使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上升,收入进一步向个人转移。
4、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
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
由基本经济学理分析,通货紧缩是由于过度供给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解决通货紧缩的积极方法,应以提振国内有效需求为优先,再辅以政府配合扩大公共支出,才可望舒缓通货紧缩威胁。
通货紧缩——利弊 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落”心理,左右了企业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购”,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通货紧缩——循环 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
由基本经济学理分析,通货紧缩是由于过度供给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解决通货紧缩的积极方法,应以提振国内有效需求为优先,再辅以政府配合扩大公共支出,才可望舒缓通货紧缩威胁。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