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济专题 > G20财经要闻精萃 > 国别 > 阿根廷 > 正文
中经搜索

经济概况

2010年11月27日 1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中缅天然气管道开始向中国输气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阿是拉美地区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工业门类较齐全,农牧业发达。

    20世纪初,阿经济总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80年代因债务危机,经济大幅衰退。1991年起实施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行比索兑美元1:1固定汇率制,阿经济重新步入增长轨道,1991年至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冲击,阿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国家风险指数飚升,外债负担日益沉重,财政与金融濒临崩溃。2001年底,阿政府宣布暂时冻结银行存款,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政府垮台。杜阿尔德总统2002年上台后,采取暂停偿还外债,取消固定汇率制等举措,但阿经济仍在低谷徘徊,以美元计价的国内生产总值严重缩水,当年经济增长率为-11%。基什内尔总统执政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审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严肃金融纪律,增收节支,鼓励出口;积极解决债务问题,实现有利于阿恢复经济发展的债务重组。随着外部经济环境趋好,阿经济迅速强劲复苏,连续4年实现年均9%左右的快速增长。

    克里斯蒂娜政府延续了上届政府主要经济政策。2008年,阿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金融系统未出现大的波动。但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严重旱灾对阿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增速放缓,建筑、汽车、钢铁等行业生产严重下滑,出口形势严峻,农牧业大面积歉收。为应对危机,阿政府在加强金融监管、保持汇市稳定的同时,相继出台了一揽子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包括投放巨额公共投资、减免个人和企业赋税、提高工农业出口信贷、向汽车和旅游等行业提供优惠贷款等措施,力图刺激内需,扩大出口,保障就业,振兴经济。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311.21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4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9%。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2009年平均):1美元=3.73比索

    通货膨胀率:7.7%。

    失业率:8.4%。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67 邮箱:bd@mail.ce.cn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