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国际经济专题 > 2011 > 卡扎菲重伤死亡 > 最新消息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际刑事法院同意埋葬卡扎菲尸体

2011年10月21日 17:07   来源:法制晚报   
    “自己人”透露藏身地卡扎菲被抓获尸检报告公布头部中枪伤重不治尸体埋葬已获同意卡扎菲身亡利明宣布解放

    据外媒报道,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北京时间今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卡扎菲在当天执政当局武装攻占苏尔特的战斗中被抓获,随后因伤重不治身亡。

    执政当局当地时间20日晚在首都的黎波里公布了卡扎菲的尸检报告,称卡扎菲死于头部枪伤。

    消息传出,的黎波里顿时炸开了锅。人们纷纷涌出家门,市内枪声不绝于耳。大街上交通拥堵,过往的汽车纷纷鸣笛。许多人举着“过渡委”的旗帜,一些民众自发向过往车辆发放糖果。

    当天晚些时候,“过渡委”委员阿卜杜·拉希姆宣布,执政当局将于本月22日在班加西宣布利比亚全国解放。

    抓捕行动

    头部中枪卡扎菲伤重不治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属于卡扎菲武装的被俘者透露了卡扎菲及前政府高官等人的藏身地点,执政当局武装随即对这些地点展开搜索。来自米苏拉塔的“猛虎部队”抓获了卡扎菲。

    “过渡委”的一名官员表示,卡扎菲在被抓获的过程中,脸部、腿部被击中,在被送往米苏拉塔的路上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利比亚执政当局20日晚在首都的黎波里公布了卡扎菲的尸检报告,称卡扎菲死于头部枪伤。

    贾布里勒表示,卡扎菲在排水管道中被带出时未作抵抗,当时他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臂,在被带上卡车后,“过渡委”的部队和卡扎菲的支持者发生交火,其间卡扎菲头部被子弹击中,但无法断定子弹来自何方。

    贾布里勒称,利比亚当局和国际刑事法院已进行了密切联系,在了解到卡扎菲的死亡和尸检细节后,国际刑事法院已同意埋葬卡扎菲的尸体。

    政权组建

    “过渡委”明日宣布全国解放

    阿卜杜·拉希姆20日在的黎波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过渡委”主席贾利勒22日将在班加西宣布利比亚全国解放。随后,“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将到的黎波里来。

    贾布里勒20日晚也在的黎波里表示,在利比亚全国解放后,执政当局将开始讨论组建过渡政府问题。

    贾布里勒说:“利比亚人民应该认识到,现在是塑造一个新利比亚的时候了,一个团结的利比亚: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未来。”

    贾布里勒呼吁阿尔及利亚政府将已逃亡至该国的卡扎菲家人交给利比亚执政当局,同时将卡扎菲家人带往国外的财产归还给利比亚人民。

    军事评估

    北约军事行动今日或宣布结束


    北约一名官员20日说,北约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将在21日下午召开特别会议,评估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负责军事行动的北约指挥官将提交最新的局势评估报告和建议,供与会的北约成员国代表讨论,但他拒绝透露评估报告的内容。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20日晚发表书面声明说,卡扎菲42年的统治最终完结,标志着利比亚历史翻开新一页。他说,随着利比亚执政当局占领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北约距离结束军事行动更进一步。

    媒体普遍猜测,北约将在21日的会后宣布结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但也有外交官表示,北约军事行动不会骤然结束,考虑到利比亚当前安全形势依然存在变数,北约可能会选择逐步结束战事。

    北约3月31日正式从美国手中接管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指挥权。截至10月19日,北约已出动战机2.6万次,其中9000多架次为执行打击行动。

    经济影响

    国际油价今年不会大幅下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今天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在数周内重返利比亚,以评估那里的经济和金融需求。两组织官员10月6日和13日曾访问过利比亚,现在计划进行进一步考察,以进行需求评估,但具体日期尚未确定。

    分析师称,利比亚的石油产量要恢复到战前的每天生产75万桶,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外界估计,目前利比亚每天生产35万桶石油,大多数输往欧洲。

    伦敦一家资本公司的分析师安德鲁表示,虽然利比亚恢复石油出口会对油价起一定的平抑作用,但在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的影响下,油价在今年年底之前都将维持在当前水平。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在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的石油生产短期内无法完全恢复,国际油价恐怕不会出现大幅下跌。

    资产难寻账户名太多卡扎菲资产难收回

    西方媒体20日报道,随着卡扎菲死亡,数十亿美元的利比亚国家资产可能将下落不明。

    有媒体先前援引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吉恩·克雷茨2010年1月写给美国国务院的信报道,卡扎菲政权在全球支配320亿美元的流动资产。

    一些分析师认为,卡扎菲政权倒台,他本人死亡,大量利比亚国家资产可能就此“失踪”。

    美国专家认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可能“非常难以”收回这些资产。

    《经济学家》分析师鲍威尔认为,卡扎菲的银行账户难以确认,部分原因是“卡扎菲”的英文拼写方式众多,“数以百计”。

    新闻聚焦

    卡扎菲被“过渡委”武装人员从藏身处拖出

    “过渡委”武装人员将卡扎菲拖上一辆汽车,其上衣被撕扯掉

    手机拍摄录像流传全球媒体

    在过渡委正式宣布卡扎菲死亡消息之前,一段由手机拍摄的卡扎菲被抓获的视频,迅速在苏尔特城中的士兵之间传播。

    法新社最先发布了一张署名为摄影师“Philippe Desmazes”的照片,照片中的卡扎菲被人拖拽,血染红了衣服,眼睛还睁着。全球多个主流媒体迅速转发。

    英国《卫报》网站在关于卡扎菲被捕的实时更新页面上称,这张显示卡扎菲被捕的照片是从一段手机录像中截屏所得,法新社还从同一段录像中截下另一张照片。

    半岛电视台随后播出的一段由手机拍摄的不清晰视频显示,众人将卡扎菲从其藏身处拖出,整个场面非常混乱,卡扎菲黄绿色的衬衫被撕破,脸色苍白,眼睛微闭,下巴和胸前满是鲜血,奄奄一息。

    BBC在转播这段画面摇晃的视频时称,通过这些画面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卡扎菲已经被捕。

    利比亚战事重大节点

    ●3月19日至31日法国、美国、英国等国组成的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境内目标,阻止卡扎菲武装向班加西进军。北约正式接管在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指挥权。

    ●4月20日继英国之后,法国、意大利派遣军事顾问协助利比亚反对派的军事行动。

    ●7月15日利比亚问题联络小组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这一北非国家的唯一合法代表。

    ●8月22日“过渡委”武装控制的黎波里,全城搜捕卡扎菲,没有发现后者踪迹。

    ●9月15日至16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总统萨科齐访问利比亚。“过渡委”武装进攻卡扎菲老家苏尔特。第66届联合国大会向“过渡委”移交利比亚在联大的席位。

    ●10月15日至17日卡扎菲支持者在苏尔特发起反击,“过渡委”武装被迫撤退。“过渡委”指挥官称“已彻底解放”拜尼沃利德。

    ●10月20日“过渡委”武装攻占苏尔特全城,卡扎菲身亡。

    本版文/记者杨铮林晨音尹晓琳

(责任编辑:杨晓燕)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分享到: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