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京酒仙桥危改工程方案并没有得到超过半数居民投票赞成,但据悉,这个项目仍将继续推进。酒仙桥危改所体现出来的民意和政府立场之间的差异,系中国城市拆迁问题的显影。然而吊诡的是,当中国的城市拆迁问题一再引发有关公权与私权的争议或冲突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建设仍然成了邻国印度一些城市所欲效仿和超越的榜样。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文章写道:“要理解印度城市建设在多大程度上失败,只需要看一眼中国。”在印度的部长们喋喋不休地虚构着印度农村传统的浪漫时,他们很少有行动。而中国迅速地接纳了上亿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并且修建基础设施接纳他们。孟买1995年就提出要“赶超香港”,10年后又提出“赶超上海”。在德里,印度媒体也连续发表文章并组织读者讨论,核心议题就是“上海的光亮是否应该成为德里的梦想”。印度NIIT公司首席执行官梅农在《上海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说:“当有些城市规划者打算把德里打造成上海式的城市时,他们不要光盯着上海的高楼大厦,更要考虑到上海完善的基础设施。”
贫民窟是印度城市改造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孟买为例,作为拥有1840万人口的印度金融首都,孟买是全球第四大城市,但同时也是全球贫民窟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有报道称,孟买有500多万人住在贫民窟里。《印度快报》的记者曾惊呼孟买实在太脏了:街道拥挤不堪,污水四处横流,高速公路和铁路旁全部是私搭乱建的低矮贫民窟,进入孟买市中心的路程就是一趟贫民窟之旅。为此,孟买市政当局日前在全球范围内向16个国家发出了招标邀请函,对亚洲最大的孟买市达拉维贫民窟进行拆迁。
“只需要看一眼中国”。我宁愿相信,这是在城市建设与规划问题上,印度向中国致敬。但我们也许并不能坦然接受这样的致敬。一方面,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城市的准入政策,甚至包括日益高企的房价与生活成本,使得大批农民工与外来户很少有定居的打算,“私建乱搭”更属违法。而在印度,其宪法有“公民有选择在哪里居住的权利”规定,他们只需在城市中一块空置土地上,用砖头和塑料布搭起一个棚子,就可以宣称自己为“业主”。这是印度拥有大量贫民窟的原因,也是孟买65%的面积被棚户区和贫民窟覆盖的原因,更是中国城建不必面临的巨大难题。更重要的是,两国在城市拆迁问题上政府与民众之间不同的博弈形式,使印度很难从中国的城市建设中获得什么有益的经验,这也是舆论为什么认为,孟买距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仍然很远的原因。
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为解决贫民窟问题,对参与招标的国际房地产开发商和贫民窟居民,都提供了绝对优厚的条件。对开发商,邦政府许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土地,开发商每兴建1平方英尺的住房给贫民窟居民,就可以获得1.3平方英尺的土地用于商业用途,甚至可以从孟买其他黄金地段获得土地补偿。对贫民窟居民,当地政府宣称,按开发计划,不仅免费安置新房,而且有一个全方面的教育和工作计划。但贫民窟的人们并不认同。因为许多居民害怕贫民窟一旦消失,很可能会失去在孟买生活下去的依靠。而且他们宣称:“贫民有权选择开发商”。目前,因拆迁计划引发的各种矛盾仍有一触即发之势,印度“国家贫民窟居民联合会”主席乔肯·阿普塔姆威胁说将组织示威。这也成为许多开发商面对政府优厚条件却不敢下定决心的重要原因。
可想而知,如果孟买政府不愿让这一拆迁计划像上个世纪末“孟买赶超上海”计划那样搁浅,那么必须在保障贫民窟居民生活与工作方面,继续做出更周密更令人信服的安排。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除了通过充分博弈达成合作,城市建设不可能依靠强制拆迁,甚至是野蛮拆迁来实现。
作为北京最大危改项目、并没有得到全部居民支持的酒仙桥拆迁工程,或许不会遭遇像孟买这一亚洲最大贫民窟项目拆迁一样的结局。到底是什么让它们面临着不一样的结局?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是否坦然,我们城市建设的结果,正在得到来自印度的艳羡或致敬。但是,我们在对公权行使的制约以及公民权利的保障方面,是不是也应当反过来向印度致以敬意?
(责任编辑: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