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n.ce.cn/video_info/2015-4-24/1429841305570.json,553,450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副秘书长、俄罗斯合作中心副理事长和振伟在2015中俄中小企业实业论坛上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中国经济网记者 史博超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4日讯(记者 勾雅文)“目前美元兑卢布大跌,但俄罗斯很多商品的价格却没有大幅增长,这对于投资俄罗斯来说恰恰是最好的机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副秘书长、俄罗斯合作中心副理事长和振伟在2015中俄中小企业实业论坛上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说。 >>点击进入专题
从2014年中旬开始,俄罗斯卢布经历了大幅度贬值的危机,美元兑卢布在贬值最高峰的时候从最初的1美元兑30卢布狂跌到了1美元兑80卢布。目前,卢布贬值虽有回升趋势,但也只保持在1美元兑40卢布左右的区间。
面对卢布的贬值危机,在此时投资俄罗斯是否恰当,已经成为许多赴俄投资的中国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和振伟认为,目前俄罗斯很多商品的价格正处于低潮期,选择在此时投资俄罗斯就类似在低谷时期进入股市,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以投资俄罗斯的木材贸易为例,和振伟对“抄底”投资俄罗斯进行了解释。俄罗斯有大量的森林资源,非常希望将木材出口到中国,而此时恰逢卢布贬值且木材价格也没有大幅上涨,从俄罗斯收购原木就成了很好的商机。
然而,这种所谓的“抄底”投资也要理性把握,“抄底”绝不意味着盲目投资。和振伟认为,俄罗斯即将在远东建立的超前发展区更值得中国企业关注。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俄罗斯庞大的远东地区仅拥有670多万人口,相当于每公里只居住着1个人。这种地广人稀的特点使得远东地区更需要通过外部的投资、合作来获得发展。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要全面应用现有的经济特区优惠政策,在远东地区建立一个超前发展区。
面对如此有利的投资时机和如此之大的投资市场,俄罗斯应该对中国企业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然而中企投资俄罗斯的现实情况并没那么乐观。数据显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已经有1万6千家左右,年投资金额已超1千亿美元,而中企对俄罗斯的年投资金额却只有40亿美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企意外“忽视”了这个与自己毗邻的庞大市场呢?和振伟认为,中企对俄罗斯市场的“不了解”造成了很多企业宁愿花20多个小时“舍近求远”地飞到另一个半球去寻找投资机会。
中俄企业的合作壁垒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了解”才有了“不信任”。和振伟说:“信任要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中俄企业应该多见面、多接触,否则只靠道听途说很容易因为偏见而难以建立合作。”
事实上,中俄企业之间的确非常渴望进行更直接的正面接触。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在此次为期两天的论坛上,会场外的B2B交流区因为可以为中俄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地面”的交流服务而格外火爆。
当中企对俄罗斯投资还处在比较“迷茫”的状态时,如何摸索出一条更好的投资道路就成了当务之急。和振伟建议,中国企业赴俄罗斯要“抱团走出去”,把单一合作发展成大的产业合作链。
以汽车行业投资为例,中国汽车企业可以与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抱团,在俄罗斯建立汽车组装厂的同时将零部件生产商也带入到合作中,形成汽车生产基地,将中俄产业合作链做大做强。和振伟认为,这种抱团式的合作能让中企相互照应,让投资路更好走。
点击进入“2015中俄中小企业实业论坛”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