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在“探索中国新未来——全球财经领袖对话财富成都”活动上发布主旨演讲。中国经济网 李晶晶/摄
中国经济网成都5月28日讯(记者李晶晶)由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执行,成都双流县政府特别支持的“探索中国新未来——全球财经领袖对话财富成都”第四场活动昨日在成都举行,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发表题为“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未来城镇化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空间和领域,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从这个角度突破。
姚景源认为,认真分析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就能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且可以抓住这个机遇获取自身发展。
他十分赞同双流着力发展新能源、生物科学、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的取向。他指出,改造和提升现有制造业,意味着把制造业从低端提到高端,而且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紧密融合。同时还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工业化非常重要的任务。将来的政策和工作力度就是要放在这两个方面。“只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改造和提升现有制造业,工业化就会有了不得的空间,就能为一个地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姚景源指出,城镇化可以解决中国经济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调整结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农民增收农民致富问题,都能够从城镇化找到新的增长极。“未来的城镇化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空间和领域,我们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从这个角度突破。”他说。从全国范围看,西部的城镇化率差距比东部大。姚景源说:“大家不要怕差距,有差距才有增长空间。”姚景源建议把精力放在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上来。
中国的资源主要在中西部,但是为什么东部发展那么快?姚景源提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差距就是市场观念。“富裕不取决于资源。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应当是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他建议,西部地区应当在市场经济、转变观念方面花更大的力气,“坚持市场取向,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这方面我们能做很多。”
“中国制造”覆盖全球已经验证了国际化的“威力”。姚景源说,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太多的好处,因此必须坚持走改革开放这条路,融入国际大市场。
除了机遇,姚景源也指出挑战所在。他认为,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增长方式和结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生产和需求层面。其中生产方面涉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需求涉及投资、消费、出口。
姚景源认为,经济实实在在的增长,第一是物质财富增长,第二是经济负效应降到最低的增长,第三是以民生改善为目标的幸福增长。针对物质财富增长,姚景源认为应该依靠实体经济。“我建议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奠基石”,他说,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