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我国服务贸易排名提到第三位 高附加值服务猛增

2013年04月18日 13: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图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中国经济网周汇敬/摄影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8日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今天上午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去年我国服务贸易全球排名提升到第三位,部分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增速迅猛。 点击进入专题


    沈丹阳说,最近世贸组织公布了去年各国服务贸易新的排名,去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延续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4700亿美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主要有三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全球排名提升到第三位。去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是4705.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3%,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0.3个百点,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6%,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0.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上年的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了一位,就是位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居第三位,出口仍然居世界第五位,进口居世界第三位。

    第二个亮点,部分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增速迅猛。与上年同比,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其中咨询服务增长17.8%,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18.2%,广告宣传增长18.6%,金融服务增长122.5%,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增长40.1%;高附加值服务的进口同样快速增长,比如金融服务增长158.4%,通信服务增长38.6%,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增长20.7%。

    第三个亮点,运输和旅游服务占比进一步提高。运输和旅游服务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到58.8%,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旅游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500亿美元,居各类服务之首,同比增长了25.6%;运输服务进口总额达到了1247.7亿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了7.5%。此外,从贸易国别情况来看,2012年中国香港、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是我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服务总额超过了3100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进出总额的2/3。香港继续成为我最大服务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和顺差来源地。中美双边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美服务贸易总额为4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中国对美出口122.8亿美元,同比增长8.4%;自美进口292.3亿美元,同比增长9.5%。中美服务贸易逆差规模继续扩大,由上一年的153.7亿美元增至169.5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从服务贸易的国内区域布局来看,去年我国服务进出口仍然集中在东部省份,其中京、沪、粤三地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其他省份;中西部地区的江西、云南、贵州、宁夏等省区的服务进出口增幅显著,都在40%以上;湖北、陕西、新疆、广西、内蒙、河南等省区服务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增速都超过了20%。

    

(责任编辑:彭金美)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