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8日讯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日前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旨在研究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为正确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出席了主题为“抓住机遇”的分论坛并参与讨论。贺铿表示,中国现在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机遇期,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切换发展思路,并从GDP增长、财政货币政策、城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以下是贺铿发言的文字实录:
如果说现在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应该说是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机遇期。通过34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15年,我们又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应该是有长足的进步和诚信,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教训和问题又暴露出来了。所以这个时候是深入思考进一步改革的最好机遇期。而改革又像克强同志所说的,是最大的红利,发展也有希望。
中国究竟应该怎么发展?我认为中国到现在应该很好地反思过去一些问题,是成绩要坚持,是经验要坚持,是不足的要改变。现在在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切换发展思路,有几个方面的切换点,一个方面的切换点是要切换用投资保GDP增长的发展思路,我始终认为投资是由需求来决定的,是由内需、外需的规模决定的,而不是一定要达到多少比例、多大的增速,没有需求和规模,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投资,那么多投资如果都是虚假的,那就浪费了投资。政府可以考虑和决定的投资是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产能投资是投资当中最大的一块,绝对是由内外需来决定的。还有房地产投资,也应该由市场决定、由需求决定。现在我们一旦经济发展不顺利的时候,就用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思路必须改变,否则的话,我们的环境会受到更多的污染,高消耗换高GDP的模式,问题会越来越多,不可持续。
第二,要改革这种半市场、半管制的政府公司化的模式。我把政府说成公司化,虽然有点尖锐,但事实是这样。这些年来我走了不少的省市,也参观了一些地方,有一个深刻的感觉,书记就是董事长,省长就是总经理。这种模式,对于经济干预的那么细致、那么具体,这是不好的,是我们经济当中结构失衡等问题形成的根本。
第三,要切换的是财政货币政策,所谓的积极财政应当终止。我们的货币政策从国内来说,应该进行市场化改革,从国外来讲,为了维护自身外贸的利益,应该稳定汇率。我们的货币,不管你说不是虚拟经济,我们的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不能单独作为一个赚多少钱,搞这种产品、那种产品的方式,这不仅有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而且有我们现在自身企业融资的成本越来越高,也是这个问题形成的,所以必须坚持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服务,财政应当是保持收支基本平衡。
第四,我认为既要抓内需,又要促外需,有人总觉得我们过去一段是外向型经济害了我们,我不这么看。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离开了外贸是不可能的。我多次提出,哪一个发达国家不是经过外贸发展起来的?为了争夺外贸市场,美国和英国差点要打仗了。我们的外汇、储备多了一点,不改革外汇储备制度,而说外贸出口太多了,这种观点我不能接受。所以内需、外需都要两手抓。
最后就是城镇化,陈锡文同志的观点,从农业的角度来讲,我完全赞成。但城市化还应该强调,过去的城市化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除了陈锡文同志指出的问题之外,我觉得主要是大城市化要转为小城市化。城市化根本的东西是要创造更多的非农的就业岗位,让我们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一定要让多数人在家门口就业,不能让多数人离乡背井。还有,现在的城市化炒得很热,我希望不要成为第二轮推动房地产泡沫化的阵地,要防止这个问题,让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