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经济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周鸿祎:互联网行业剽窃之风不止 中小企业出头无期

2012年05月24日 16: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刘潇潇

 

 

奇虎360总裁周鸿祎在接受CHINICT创始人采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 (记者 刘潇潇) 2012CHINICT(科技明星在中国)峰会于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清华科技园举办。奇虎/360创始人兼CEO周鸿祎接受了CHINICT创始人Franck

Nazikian的采访,为中小互联网公司和IT新星团队指明了创业方向。他指出,现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之路上的主要障碍在于盛行的抄袭之风,此风不止,中小公司就不会有出头之日。

    今年四月份,奇虎提起了针对老对手腾讯的反垄断诉讼,抗议腾讯在双方“3Q大战”期间用“二选一”的方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同时,网易也指责腾讯抄袭其新闻iPhone客户端2.0版本,造成公然侵权。周鸿祎在CHINICT峰会上的一席话句句意在影射这些事件。他指出,很多中小企业研发的产品和服务可能需要十年,甚或二十年,才能在市场环境中变得成熟,但他们的创意往往被龙头企业剽窃和捆绑销售,转而在一夜之间就能拉拢潜在的消费者,抢占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种“走捷径”的行为对中小公司是不公平的。

    “这种抄袭现象和中国互联网的行业环境密切相关,”周鸿祎说,“虽然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潜力和能力是无限的,但是仍然缺乏一个真正的反垄断环境,这对中小企业和年轻的创业者非常不利。”他认为,应该形成一个舆论监督机制,来与互联网行业的抄袭之风和一元化趋势相对抗,才能净化行业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创新。

    对此,周鸿祎对新星团队们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是远离成功学读物和成功人士自传;第二是给消费者提供过硬的好产品远胜于空谈价值观念;第三是除了拥有好产品和优秀团队之外,还需要寻找一个可信赖的天使投资人(business angel)。

    “一个优秀的天使投资人要掌握非常广泛的人脉、资源和渠道,拥有丰富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周鸿祎说。他认为天使投资人与初创企业的关系不应仅限于投资者与被投资者,还应发展成为一种类似于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为企业指明未来的创业方向。

    访谈后,周鸿祎接受了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采访。在被问及是否国外的互联网行业环境更适合中小企业成长时,周鸿祎回答道:“我们也有一些中小企业走出去了,但是仅限于和Facebook合作,利用社交网站来发布一些小游戏小应用,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仍然存在局限。”他认为,即使美国的成功公司来到中国,也可能水土不服,不一定能战胜本地的公司,本土化的挑战对于任何一家异国公司来说都仍然是个难以逾越的关卡。   

(责任编辑:邵希炜)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