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苏:CPI涨幅降至3.4% 中国负利率终于艰难转正

2012年05月11日 11: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涨3.4%,低于3月份的同比升幅3.6%。虽然升幅仅减少了0.2个百分点,但是中国实际利率水平却由此从负值转为正值。当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3.50%,比4月份的CPI同比升幅高出了0.1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中国实际利率水平第二次由负值转为正值(第一次是今年2月份)。

    回顾以往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在过去10年里中国大部分时间实际利率水平都为负值。从历史上看,在1990年9月-2012年4月这248个月中,约有86个月出现了负利率现象,分别是1992年12月─1995年11月、2003年11月─2005年3月(不包括2005年1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不包括2007年1月)、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和2012年3月。事实上,从2000年至今,中国仅出现三次实际利率由负转正现象,分别是在2005年4月、2008年12月和2012年2月。

    中国经济在如此长时间内出现负利率状态是一个十分让人困惑的现象,尤其在通货膨胀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坚持负利率政策就更加令人不解。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长久的负利率现象?换句话说中国为什么如此难摆脱负利率状态?

    利率作为一种金融市场的分配机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担当分配金融稀缺资本的标准,通过利率机制能够把稀缺的资本分配到经济效率更高的地方。二是诱导居民将剩余资金用于贷款市场作投资之用,即民众的储蓄增加。只要市场利率为正值(利率高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利率机制就能正常发挥上述两项基本功能。

    当通货膨胀率超过相同时期内存贷款利率时,就出现了负利率。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真实利率几乎不可能出现负值,因为如果利率为负值,居民储蓄就会纷纷流出银行存款体系,另外寻找让个人财富不贬值的地方。长期的负利率会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是财富转移,将储户的财富转移给信贷接受者;二是制造虚假繁荣,大量储蓄存款从金融机构流出投向房地产、贵金属或其他投资投机领域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实际利率由负转正意味着储户的银行存款不再继续“缩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走出了“负利率”时代。考虑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通胀控制目标是4%,未来几个月内实际利率维持正值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保留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责任编辑:郭彩萍)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