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四):欧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011年06月24日 07: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林秀敏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相关新闻: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一):复苏放缓通胀抬头 全球面临五风险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二):三大顽疾缠身 美经济陷阶段性疲软

 

    世经年中回顾与展望(三):强震撼动日本经济 或呈"V"型复苏

 

    欧盟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主权债务阴霾挥之不去,多个国家深陷财政泥淖。在欧盟内部,各国的经济、工业和出口表现继续呈现严重的分化趋势。以德国为首的经济实力较强的欧盟国成功弥补了其他国家不良的经济表现。那些实力较弱的欧盟国遭受了财政和金融不稳定的困扰。

 

 

德国股市Dax指数(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和欧盟27国GDP环比均增长0.8%,同比均增长2.5%。4月欧盟27国及欧元区17个国家的平均失业率,分别为9.4%与9.9%。但是这其中的却暗藏着巨大的差别,爆发欧债危机的国家中,如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的失业率都超过2位数,其中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20%。与之相对应的是,德国南部多个州的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基本实现了全员就业。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债务率居高不下,其中希腊的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142%、意大利119%、爱尔兰96.2%、葡萄牙93%、德国83.2%、法国81%、英国80%。虽然同样负债率较高,但是德国、比利时的债务结构较为合理,长期中期短期债务负担较为平衡,基本不存在偿付压力,而且大多数被国内需求消化。  

   
    欧债危机持续发酵 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

    
    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经济政策顾问安德烈·萨皮尔说, 欧洲债务危机是治理危机,而不是经济危机;不是欧元区危机,而是欧元区内危机。3月21日,欧盟财长会议通过欧元区永久性救援机制的实施方案。这是欧盟为应对欧洲债务危机而出台的综合性措施之一,旨在必要时向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以此打消市场疑虑,维护欧元区金融稳定。欧洲稳定机制将从2013年6月起取代届时到期的总额75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2010年5月,欧盟联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了总额7500亿欧元的三年期临时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

 

 

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

 

    这套综合方案可谓姗姗来迟。早在2009年底,希腊就突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直到2010年5月才联手“灭火”,为希腊提供了1100亿欧元的巨额贷款。短短数月后,爱尔兰又重蹈希腊覆辙,被迫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获得了850亿欧元的紧急救助。此外,主权债务危机还直接殃及欧元地位,以致欧元区国家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
    
    欧盟春季峰会通过了一套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全面方案。此方案主要包括:通过了“欧元公约升级版”;扩大现有临时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规模和用途,建立欧元区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尽早开展新一轮具有可信度的银行压力测试等短期措施;深化经济治理改革,增强欧元区国家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融合等长效举措,并通过了6项关于预算与宏观经济监管的立法建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债危机没有因为欧盟的预防和救助措施而停止发酵。据美联社报道,葡萄牙于4月6日向欧盟寻求救助,以缓解国内严峻的债务危机。葡萄牙也成为继希腊与爱尔兰之后第三个寻求援助的欧元区国家。4月9日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非正式会议正式通过了援助葡萄牙的决议,作为条件,欧盟要求葡萄牙采取进一步财政紧缩和结构性改革措施。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葡萄牙的援助规模预计将在800亿欧元左右,实施期限预计为三年。这笔钱对于欧盟来说,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除非西班牙也向欧盟申请援助。
    
    然而,坏消息还不止这些。日前,欧盟、IMF和欧洲央行的三方审查团对希腊经济状况的评估结果有点不妙。三方认为,希腊没能严格执行援助协议规定的财政紧缩和经济改革计划,援助计划已偏离预定轨道。据希腊当地媒体报道,希腊银行系统的现有资金预计只能维持到7月18日。如果希腊不能在此之前得到来自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洲央行的流动性援助,该国将无力偿还债务、面临违约风险。也就是说,如果目前的形势得不到扭转,希腊有可能在7月破产。预计欧元区财长会有望于7月11日确定第二轮援希方案。    

 

    从整体看,欧元区经济并不糟糕,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表现不俗,只是一些欧元区边缘国家陷入了危机。而且,从经济增速、公共财政、失业率、汇率、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欧元区不比美国差。
 
    新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就位 银行体系压力测试重来
    
    欧盟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于今年1月1日正式成立,分别负责对欧洲银行业、保险业和金融市场交易活动进行监管,总部分别位于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和法国巴黎。它们是新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的微观组成部分。加上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新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已全部就位。
    
    2010年7月,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对91家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只有7家未能过关,显示欧洲银行业总体抵抗危机能力较强。然而不到半年,测试过关的爱尔兰银行业陷入危机,使得此次压力测试信誉扫地。因此,欧洲联盟27国财政部长会议今年1月18日决定对欧洲银行业实施更严格、更透明的新一轮压力测试,将流动性等因素纳入测试范围。据消息人士透露,虽然测试结果公布日期尚未确定,但监管机构希望在7月中旬公布。
    
    高盛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银行业“压力测试”完成以后,欧盟各银行可能不得不筹集总额290亿欧元的资金。根据来自于金融行业的113名被调查者的平均预期,在91家接受欧盟相关机构“压力测试”的贷款商中,有9家可能会倒闭。报告还表明,西班牙、德国和希腊的银行将需筹集最多的新资金。

 

    建立统一能源市场 全面保障能源安全
    
    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达成一致,到2014年建成欧盟统一能源市场,方便天然气和电能在欧盟范围内自由输送和供应,促进能源供应安全。为此,欧盟成员国将致力于实现传输网络对接和市场整合,包括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智能电网技术标准。
    
    欧盟成员国3月3日开始实施欧盟能源新政,其中最具杀伤力的一项举措就是要对能源巨头们进行拆分。这将引发欧盟能源行业重新洗牌,标志着欧盟单一能源市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果。相关立法已于2009年生效。根据其规定,欧盟成员国应于2011年3月3日前在国内法上予以实施,有关拆分天然气和电力巨头的规定最晚应于2012年3月3日开始适用。
    
    为改善欧盟未来的能源安全,欧盟领导人还提出加大节能投入,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欧洲风能协会发布报告,认为欧盟将超额完成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占能源利用总量20%的目标。根据欧盟27国制定的国家能源行动计划,欧盟2020年能源消费的20.7%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此外,欧盟专家组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一份题为《未来交通运输与燃料》的报告,认为欧洲在2050年可以用替代燃料取代化石燃料,以实现该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欧盟专家组的报告主张欧洲的交通运输采用非源自石油、无二氧化碳排放的燃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并保证能源供给的安全。报告内容将纳入欧盟首次制定的交通运输全面发展战略。
        
    欧盟缺钱征“航空碳税”改“普惠制”
    
    有关减排的举措历来都受欢迎,然而欧盟的一个举措却适得其反,使全球航空企业怨声载道。业内机构和人士纷纷指出,有关举措既不公平,也违反国际法,减排效果更是似是而非。
    
    根据欧盟法律,从2012年1月起,航空业正式被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包括2000多家外国航空公司,都将被纳入这一机制。也就是说,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其碳排放量都将受限,超出部分必须掏钱购买。据估计,欧盟此举将使国际航空业每年增加成本34亿欧元,并逐年递增。
    
    有分析人士认为,欧盟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目前全球近1500亿美元规模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中,欧盟占据2/3“江山”。欧盟在继能源、钢铁等部门后对航空业也征收碳排放费,旨在保持其在环保领域的领导地位,扩大其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优势。欧盟此举如果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将使本已艰难的全球协商解决减排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欧元区现在很缺钱,于是想到从新兴经济体身上“扣”。欧盟5月10日发布公告称,将改革对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优惠政策“普惠制”,将目前享受欧盟进口优惠的176个国家和地区减至约80个,中国、巴西、印度等国赫然在列,据称这一计划可每年为欧盟增加600亿欧元收入。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戴炳然认为,此次欧盟的调整对中国影响不大,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欧盟就已经逐渐取消对中国多数商品的普惠制优惠了。
    
    欧盟在考验中成长 经济复苏将获持续动力

 

     虽然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但是尚在欧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盟稳定机制建立,对及时有效地应对难以回避的欧债危机将发挥重大作用。在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后,欧盟加强了金融监管,成立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防范金融危机重演。为了避免再受俄乌天然气之争的困扰,欧盟将建立统一能源市场充分运作,同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积极开拓新的能源供应路线。为保障经济稳定复苏,欧盟做足了防范工作。然而这次危机还未彻底过去,欧盟还将面临着一连串的考验,并在考验中不断成长。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经济预测报告显示,2011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增幅都将略高于去年秋季预测水平,但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将有所增加。201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6%,欧盟则为1.8%,均比欧盟委员会去年秋季预测时高出0.1个百分点。但由于能源和农矿产品价格上涨,欧元区面临的通胀压力也将有所增加。2011年,欧元区通胀率将由去年秋季预测时的1.8%增至2.2%,高出欧洲央行为维持物价稳定设定的2%的警戒线。同时,欧盟2011年通胀率也将升至2.5%。

 

    经合组织在5月25日公布的经济前景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会继续获取动力。消费将加速,因劳动力市场环境持续改善,低利率政策和更高的消费信心降低储蓄,此外,出口增长仍旧强劲。经合组织表示,2011年欧元区的平均失业率可能为9.7个百分点,而在2012年则降至9.3个百分点。经合组织认为欧元区统一的通胀平均水平在2011年为2.6个百分点,而家庭可支配收入2011年将增长2.4个百分点,2012年则会增长2.7个百分点。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仍是经济前景面临的主要风险。

 

    此外,欧盟的“南方邻居”部分中东北非国家的政局动荡,尤其是从该地区持续涌入的非法移民,似乎也在“撕扯”欧盟内部的团结,考验着欧盟应对危机的智慧与能力。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责任编辑:王慧绵)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