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锡康做客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4日讯(记者郭彩萍)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1月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以来新高。今年前11月CPI累计涨幅已达3.2%。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锡康近日在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表示,预计12月份CPI将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
陈锡康说,随着国务院16条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以及全国很多地方政府部门采取的有效措施,预计12月我国CPI将达到3.7%左右,较11月份明显大幅下降。此外,央行还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短期内对11月、12月的CPI作用较小,但长期看将有效抑制通胀。
陈锡康预计全年CPI在3.2%左右,明年全年CPI将达到3.7%左右,比今年略高。“一般认为这属于温和型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
陈锡康分析说,就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居民收入三者的关系看,国家经济增长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为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物价也有较明显上涨。比如,如果我国居民收入增幅与GDP增幅相协调,在经济增长9%通胀达到4%的情况下,居民实际收入将增长5%;第二种为经济增长比较缓慢,比如对中国而言,经济增长6%左右,此时物价上涨速度也将比较慢,通胀约2%或3%左右,此时居民实际收入仅增长3%左右。“所以经济快速增长、CPI温和通胀的模式,符合我国大部分人的利益,其实际收入水平是增长的。”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经济增速比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但陈锡康强调,在温和通胀下,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给予低收入群体相应的补贴。因为对低收入群体而言,食品开支在收入中占比很高,温和通胀可能给生活带来困难。
(责任编辑:王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