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3日讯(记者林秀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今天上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BBC记者问时表示,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之后,外界对中国有一些非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们冷静下来之后,认为中国对哥本哈根会议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解振华指出,谈判的最后,各国在减排和资金问题上有较大分歧。温家宝总理利用两天的时间会见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各个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反复做各方工作,最后中国在透明度的问题上,采取了灵活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之上,发达国家在快速启动资金、技术转让,减排、适应、森林等问题上也作出一些灵活的态度,最后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应该说,这个协议确保了这次会议没有破裂,中国政府为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解振华解释说,一些国家对会议不满意,主要觉得整个进程缺乏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在坎昆会议当中,大家都认识到要吸取哥本哈根的教训,一致认为会议要体现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原则。中国过去一直是在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坎昆会议上,我们还会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另外,解振华强调,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上,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但是,各个国家双边的合作一直在进行,在这一点上,中国既要坚持发达国家要出资金、出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要跟各个国家开展务实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独家专稿”
(责任编辑:王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