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孔辉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 摄影 龚磊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6日讯(记者 龚磊)在第八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全国侨界“十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吉利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郭孔辉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汽车业发展迅速,产量一直在不断增长,今年年底会达到全世界第一名。
上半年产销量已超美国 三方面仍存差距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发达国家的汽车业发展缓慢,产量减少。据相关数据报道,美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35.1%,日本下降21.5%,俄罗斯下降49%。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汽车业发展迅速,产量一直在不断增长。200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15%且呈现逐月上升趋势,汽车累计产销已达600万辆左右,已超过美国成为今年上半年全球第一大市场。
虽然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不断发展,但是不管从技术还是外观设计方面,我国还是与其他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郭孔辉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我们国家虽然在产量方面可以说是一个汽车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在质量、外观设计、核心技术方面和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从汽车的车身、发动机、底盘三部分来看,中国在制造车身方面的差距要小一点,但因为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使用电子技术,其他两部分的差距还很大。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我们有可能抓住这次时机苦练“内功”,在七、八年的时间里尽快赶上发达国家。
那么应该怎么来提高中国汽车业的创新能力呢?郭孔辉表示,应该从汽车教育制度方面多下工夫,提高汽车学校里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创新,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多一些实践活动。相信在不久,中国的汽车行业“中国制造”将逐步走向“中国创新”乃至“中国品牌”。中国成为汽车强国也将会成为现实。
要做汽车强国 电力车和混合动力车应并肩发展
随着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关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一轮创新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关注的焦点,未来节能车和新能源车将会受到汽车行业的重视并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汽车业已把电力车的发展做为主要对象。我国汽车企业开发新能源汽车虽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和纯电动轿车产业化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东风、一汽、长安、奇瑞、吉利等汽车公司完成了各自承担的混合动力轿车课题,研发的产品在技术方案、结构特点、成本价格方面各具特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我国最终实现从汽车制造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一次重要机遇。比如说比亚迪(BYD)公司,大规模生产全世界第一款插入式汽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和目前行驶在路上的任何类似的混合动力汽车相比,它是一辆更纯粹的电动车,比起美国和日本类似的设计,它的首次亮相至少早了一年。
郭孔辉认为,目前中国发展电力车是大势所趋,是很有必然发展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传统混合动力车技术不如发达国家,放弃发展目前的混合动力车而单纯的依靠发展电力车使中国成为汽车强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城市的汽车业发展不能只是依靠电力车,应该是电力车和混合动力车并肩发展。
郭孔辉简介
郭孔辉,男,1935年出生,侨眷,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郭孔辉院士是我国汽车行业著名专家,出生在华侨家庭,他选择了一条留在国内从事汽车科研的路,是我国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位院士,是我国最早把近代系统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科学研究的学者。在汽车悬架、振动与载荷、轮胎力学、驾驶员模型、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动力学以及人—车闭环操纵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制动与驱动稳定性以及轮胎力学等学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在汽车系统动力学及其相关领域精深的造诣,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郭孔辉院士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杰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利用自己侨的身份加强和国外同行的合作,他从事汽车设计研究与教学已五十多年,主持过多种新型汽车的开发与多项行业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进展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并获得了大量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前沿学科密切结合的科技成果。为吉大培养了一支国内领先的队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装备的国家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他锲而不舍,献身祖国汽车工业,为我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
(责任编辑:刘晓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