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米在华更贵五原因析 麻生放炮也算实话

2007年07月24日 10: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易小非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相关新闻:安倍首相宝座告急 麻生讽刺痴呆症患者帮倒忙

    日本大米月底重返北京超市 价格为国内大米20倍

    日本大米月底京沪上柜 每公斤90元面向富裕阶层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前天在富山县演讲时说“就连痴呆症患者都知道日本大米在中国卖得比日本还贵”。这篇讲话给他带来了麻烦,许多日本媒体公开指责麻生不尊重痴呆症患者,缺乏人权观念。不过,这篇讲话确实也道出了日本大米在中国卖得更贵的实情。

 

    进口日本大米到底卖多贵呢,媒体报道说预计售价在每公斤90元人民币左右,远远超出了在日本国内的售价。

    这样的价格不仅与国内大米价格相比高得离谱,即便与进口的泰国香米比起来,价格也同样高高在上,大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进口日本大米为什么这么贵?难道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国的大米就是香吗?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品价格贵自然有贵的理由。总结下来,进口日本大米之所以如此昂贵大概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理由:

    一、物以稀为贵。在商品经济时代,物以稀为贵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法则。这条古老的法则在进口日本大米上也同样适用。进口日本大米的稀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本可供出口的大米本来就少,中国不可能大规模进口;二是这次中国进口的日本大米数量也十分有限,总共才24吨,分配到北京上海两座城市,仅仅在华日本侨民和日本餐馆就足以把它们“消灭”掉了。这次进口日本大米的销售对象并不是普通消费者,因此价格略显“高档”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生产成本高,技术标准近乎苛刻。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日本人对大米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痴迷也表现在稻米的种植和生产加工上。日本稻米生产已经实现标准化,要求近乎苛刻,不能使用化肥、除草剂以及农药,只能使用生物有机肥料,防病治虫也只能采用生物和物理的方法。由于禁止使用了农药、化肥,有机水稻亩产要比普通水稻低得多,只有300多公斤,仅相当于中国杂交水稻产量的一半不到。产量如此低,加之绿色有机,在健康风行的今天,进口日本大米的“天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三、口感好,品质高。虽然世界上最好的大米产地并不在日本(世界上最好的大米是泰国的皇米),但日本大米品质之高在国际上还是有口皆碑的。这次中国进口的日本大米是产自新泻县的“越光”米和产自宫城县的“一见钟情”大米,它们都是日本最好的大米。来自新泻鱼沼地区的越光米,被视为是等级最高的米种。生米颗粒就已经明显比一般米来的硕大,米粒颜色透彻,几乎不见白色实心的部分。越光米一年一获,量少口碑好,和其它地区的越光米相较,无论香味、白度、光泽以及吃起来的甜度、弹性与粘度,堪称米中之最,也是进贡日本天皇的极品。煮熟的越光米白饭米色亮澄澄的,仿佛上了层油,相当漂亮。这样的大米,即便价格高出一大截还是有许多日本人愿意掏钱购买的。在日本,一些人甚至到了非“越光米”不吃的地步。在日本有一种说法,说是谁吃米饭时候因米里有石头崩了牙,就可以告卖米的超市和卖米的会社而拿到天价的赔偿金。这种说法的真假虽然无从考证,但日本大米品质之好由此可见一斑。

    四、进口关税的因素。中国目前对进口精米设置的关税普通税率为180%,优惠税率为65%。客观地说,这一关税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低(日本政府对大米进口设置的关税税率高达490%)。越光米在日本超市的零售价约为每公斤400-600日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25-38元。考虑关税因素后(按照优惠关税税率65%计算)价格上涨到41.25-62.7元之间。如果考虑到运输、仓储和销售成本,这一价格还会略微上涨。

    五、销售商中间利润。从媒体报道看,中粮公司进口这批日本大米的成交金额为11万美元,我们不知道这是按离岸价格还是按到岸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字,但可以粗略地认为是中粮公司的进口成本,即便另外加上65%的进口关税并考虑10%的其他附加成本(运输仓储等费用),中粮公司的实际进口成本应该在19.25万美元左右,按当前汇率水平计算约合人民币145.5万元。这批24吨日本大米销售出去能带来多少进帐呢?按媒体报道的每公斤90元计算,全部销售额大约为216万元。这样算来,销售商的中间利润至少应该在五十万元以上。

    考虑到上述五个方面的因素,进口日本大米售价如此昂贵也就见怪不怪了。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苗苏)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