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高盛雷曼加息观点相左 特别国债承受压力

2007年07月06日 12: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苗苏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相关新闻:雷曼兄弟:中国年内不会再加息

    高盛建议央行立即加息 推迟将加大经济波动风险

 

    外汇投资公司9月份挂牌:特别国债方案启动在即

 

    随着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的日期日渐临近,市场上关于央行近期内可能再次加息的传言也多了起来。尤其是上周五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授权国务院停征或减征利息税的议案,坊间关于利息税即将取消的传言陡然升温。无论是再次加息或是取消利息税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的负利率状况,有助于遏制储蓄大搬家的势头。而财政部即将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消息也绷紧了投资者的神经。

    在这种预期下,沪深两市在周三分别大跌2.14%和1.97%的基础上昨天再次上演了一场单边下跌的跳水行情。指数方面,上证综合指数报收3615.87点,下跌200.3点,跌幅5.25%,成交756.96亿;深圳成分指数下跌725.56点,跌幅5.90%,成交423.73亿。沪市大盘的60日均线得而复失,指数大幅下跌和成交量急速萎缩意味着中短线形势已变严峻。

    在所有传言中,昨天最具杀伤力的一个消息是财政部召集国债承销团会议就“三季度国债筹资及分析”等相关事宜进行商讨部署。此举意味着,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已经箭在弦上。有分析认为,发行1.55万亿元规模的特别国债相当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0次,将极大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数量(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的观点,来源于6月28日《新京报》)。

    国家统计局下周将发布六月份和二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鉴于肉价再次反弹,房价继续上涨,投资者有理由担心即将发布的数据可能不容乐观,新一轮紧缩性调控可能会随时到来。

    在诸多紧缩性调控手段中,加息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个。鉴于中国目前实际利率仍然为负,因此新一轮紧缩性调控中央行会不会再次加息成为关注的焦点。

    用常规经济学理论考察,中国确实有进一步加息的必要,实际利率为负就是一个最大的理由。但是,如果要真的加息的话,中国确实也面临着许多难题。理由有三:一是再次加息可能使央行陷入两难困境:加息将导致投资减少进而导致进口需求减少,引起贸易顺差激增,这难免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继续加息可能给房地产市场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虽然目前中国实际利率为负,但名义利率并不低。现在商业房贷的利率已经超过6%,再次加息能否成为压跨中国房价虚高的最后一根稻草?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后果显然是中国经济无法承受的。三是中国再次加息的外部环境已经变化,继续加息的空间十分有限。美联储已经暂停加息,而且从短期看美联储回复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仍然以美元作为主要参考,因此汇率联动的内在机制使中国继续加息的空间十分有限。

    央行短期内难以再次上提利率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即将到来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这些特别国债无论是向中国央行发行,还是向市场发行,其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央行在特别国债发行之前加息,那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发行利率肯定会水涨船高,势必会大大提高了国债发行成本。

    上述诸多理由只是说央行在加息问题上面临困难,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央行不应该加息。虽然发行特别国债或是取消利息税可以起到紧缩流动性的效果,但这两种手段在本质上与加息不同。即使它们可以达到紧缩流动性抑制投资过热的效果,但却无法改变实际利率明显偏低的事实。

 

    正是这种矛盾现实使央行在加息问题上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高盛建议中国立刻加息,否则将面临着经济剧烈波动的风险。但是,雷曼兄弟却认为,中国今年内不会加息。这种矛盾的观点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央行目前所面临的难题。高盛与雷曼兄弟的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高盛认为是央行应当加息,而雷曼兄弟则是判断央行年内不会加息。

    但是,负利率政策不可能长久地坚持下去。虽然这种政策可以在短期内缓解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但长期坚持下去对经济健康发展百害而无一利。负利率并不仅仅意味着存款越存越少,它本质上是一种财富转移。易宪容在一篇文章中说,负利率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转移。即把银行债权人的财富转移给银行的债务人。负利率是对贷款人的直接补贴,受益最多的就是那些取得贷款最多的企业或者个人,如房地产商、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及地方政府,而广大储蓄存款的储户则成为负利率的最大受害者。负利率会导致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同时也将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加大银行信贷风险。因此,如何终结负利率的确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苗苏)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