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三大优势一处不足 个人支票不再是专属用品

2007年06月27日 14: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易小非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相关新闻:如何申领使用个人支票

    个人支票全国通用25日起将成现实 尚存诸多问题

   
个人支票戴着"镣铐"艰难起舞 历经8年仍"有心无力"

 

    6月2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播发了一个不太引人关注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当日起个人支票在全国范围内通用,今后居民买车、买房、买基金、交学费、水电费等,都可以用支票支付,个人支票由此有望成为继人民币现金和银行卡之后第三个日常使用的支付工具。

    这条消息并没引起人们的太多关注,因为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个人支票只在欧美电影里见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见识过个人支票。

 

    事实上,早在1986年,中国就已在深圳、广州、上海等7个城市,针对个体工商户试点推出个人支票,但都无果而终。出现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整个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建立而且技术上也不完善,“空头支票”和“伪支票”时有出现,导致许多商家和企业拒收个人支票。

    1996年,我国出台了《票据法》,这对个人支票在法律上的地位进行了肯定。根据该法,个人支票是指由出票人(个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个人支票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支票上未划线的是普通支票,可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是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支取现金。

    消费者个人在开设个人支票账户后,只需持支票簿即可以到指定的银行储蓄所支取现金,还可办理转账结算或在商店购物及支付其他费用。对于一些收入较高的人士来说,特别是外出旅游经商,需要银行结算服务时,或收付金额较大或收付次数较多的客户来说,个人支票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

 

    两个障碍得以克服

    从2001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再度在东部沿海城市推广使用个人支票,但从使用情况来看,接受和使用者并不多,其使用范围较为窄,使用人群仅局限于白领和海归人士等高收入消费人群。广大消费者和商家对个人支票的态度仍然显得较为冷淡。

 

    不过,随着全国征信系统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本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曾经困扰个人支票发展的两个主要障碍(诚信缺失和无法辨别真伪)已经得到克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将空头支票签发人信息纳入全国征信系统,可以借助该系统的失信惩戒机制,遏制空头支票的签发,规范票据市场秩序。对付“伪支票”银行也有高招,已经开通使用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收存有支票签发人的印章和签名的影象资料,并在各大银行之间交换共享,任何一家银行的分支机构都可以方便地调取这些资料,以核对支票的真伪。

 

     三大优势显而易见

    与现金和银行卡相比,使用个人支票的好处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它的安全性是另外两者无法比拟的。现金丢失或被盗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而银行卡信息被泄露后的风险也很高的,但是,个人支票却没有这些问题。使用个人支票的每一笔交易在银行都有记录,丢失后可立即挂失,即使在挂失前钱被取走,也比较容易查出钱的去向;

    其次,在便利性方面个人支票不受ATM、POS机等硬件设施的限制,使用者随时随地都可以签发,可以在更广泛的交易主体(商户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单位与个人)之间使用。

 

    此外,使用个人支票的费用极其低廉,通过支票支付,无论签发多大金额,银行只根据签发的笔数收取非常低廉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国际上,许多大型跨国银行对使用个人支票支付已经免收手续费。

 

    一点不足无碍发展
    

    当然,个人支票在拥有上述优点的同时也有着不足。例如,接受个人支票的一方不仅需要自己辨别支票本身的真伪而且需要到银行办理结算手续,通常这项手续被限定在1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这无形中增添了支票接收方的麻烦和风险。


    上个世纪90年代,银行卡刚刚在中国出现的时候许多人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当时只有少数高收入者和赶时髦者申请办理银行卡,如今银行卡已经成为许多普通人钱包里的必备物品,出门必须带上。

 

    现在,个人支票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许多人对这一并非新生的“新鲜事物”也是抱着怀疑态度,但从国外个人支票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在中国获得大发展也是个可期待的事情。个人支票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支付效率,增加支付质量,是社会进步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因此,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个人支票也将飞入寻常百姓的钱包。到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不同银行的个人支票,不用随身携带那么多的现金,并且很方便地从事消费和商业活动。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苗苏)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