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访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中国入世带来了共赢"
拉米希望与中方共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17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这次访问适逢多哈回合谈判进入“关键阶段”,而中美和中欧贸易摩擦也在逐渐升温,再加上人民币兑换欧元相对贬值,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在这么多变数之下,如何实现国际贸易平衡就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所以拉米此行备受关注。
今年62岁的拉米,出生于法国。拉米的仕途一帆风顺,曾任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被人称为欧洲贸易全球化的推动者。2005年9月1日起担任世贸总干事,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拉米作为欧盟贸易委员既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者,也是一个强硬的谈判对手。
有报道说,拉米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多哈全球贸易谈判。在北京逗留的四天内,拉米按计划会与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官员会晤,并在中央党校发表演讲。
贸易摩擦升温——拉米访华的大背景
尽管这是一次计划之中的访问——担任WTO总干事后拉米每年要对中国进行两次访问。但是,中欧贸易摩擦升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仍是拉米此次访华的一个大背景。在上周刚刚结束的中欧高级贸易对话上,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回绝了中国的要求,拒绝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如此地“不给中国面子”是因为中欧贸易摩擦已经升到了“台面上”。欧盟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表明,2006年欧盟(27国)对华贸易逆差比去年增加220亿欧元,达到1305亿欧元,再创历史最高。同时,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欧之间出现了不少的磕磕绊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知识产权纷争到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承认,一系列的纷争意味着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升级。
客观地说,目前中欧贸易顺差相比中美贸易顺差要低许多,因此,从贸易摩擦的力度上看,中欧贸易摩擦相对于中美贸易摩擦较为温和;然而,随着中欧贸易额的不断扩大,中欧贸易间的摩擦呈现出不断升级的趋势,中欧贸易间温和的色彩似乎在不断淡化。从贸易结构的复杂程度看,由于欧盟是由不同国别所组成的相对松散的经济体,且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中欧贸易相对于中美贸易更具复杂性。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容,欧盟内部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一些新近入盟的国家在许多贸易领域与中国有着激烈竞争,因此中欧贸易摩擦的强度也可能不断增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欧贸易谈判的回旋空间,同时也将加大欧盟内部利益协调的难度。
2006年10月欧盟出台了首份对华贸易政策文件,该文件触及了中欧贸易的诸多敏感部位,但主旨只有一个——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这表明,随着中欧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个案升级,欧盟的对华贸易政策逐渐转向强硬。
此行主要目的——借中国助力推动多哈回合谈判
拉米自2005年9月1日起开始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他曾表示,完成多哈回合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是他四年任期内最重要的目标。
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发起以来一直进展缓慢。由于在农业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去年7月份被迫宣布谈判中止。今年2月份以来,多哈回合多边谈判在日内瓦全面恢复,美国,欧盟,巴西和印度等世贸组织主要成员也在不同场合多次举行磋商,但至今仍未打破在农业问题上的僵局。
拉米表示,多哈回合谈判已拖延5年多,为了避免政治等因素造成的进一步拖延,本轮谈判需要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全部完成。为此,世贸组织成员需要在今后几周内就关键的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达成协议,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所有其他议题的谈判。
作为WTO新成员,中国积极参加了多哈回合的谈判。5年多来,中国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方面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大规模清理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使现行贸易法规与WTO规则相一致。另一方面积极投入到新一轮谈判中。中国在各谈判机构中共提出67份书面建议与立场文件(见2006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涉及农业、非农、服务、规则、贸易便利等各谈判议题。中国在谈判中的积极建设性态度得到了广大成员的认可和赞扬。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咨询部主任冯军认为,目前多哈贸易谈判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虽然中国在多哈问题上并不是主要的参与国,但并不表示多哈谈判与中国没有关系。鉴于美国、欧盟、巴西和印度四方(G4)的贸易部长将于19日在德国举行新一轮会谈,这次会谈将寻求在农业问题上打破僵局,因此,拉米这个时候访华明显是希望中国对该问题进行支持。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