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解读温总理经济工作讲话 四处表述应高度关注

2007年06月15日 13: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苗苏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相关新闻: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会 研究当前经济工作突出问题

    昨日盘中出现四次急跌走势 频繁跳水显示调整压力

 

    温家宝总理13日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工作的突出问题。在这次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5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高达3.4%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因此,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引起了市场的高度重视。

    从新华社播发的报道看,这次会议和以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似乎也没有太多的不同。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工作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六大突出问题:一、工业增长偏快;二、外贸顺差过大;三、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四、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五、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六、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在上述六大突出问题中,工业增长偏快,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四大问题是中国经济一直存在的现象,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则是两个相对较新的问题。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文件中承认“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尚属首次,而“流动性过剩”出现在官方会议文件中也不多见。“流动性过剩”是自去年底开始逐渐热起来的一个词汇,这是个相对学术化的专业用语,此前,只有专家学者对这一话题津津乐道。在以往的官方文件中,提到流动性过剩一般都强调要“加强流动性管理”,而这一次会议则直接表示“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峻”。显然,这样的表述意味着中央政府不仅已经认识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且认为这一问题“依然严峻”。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文件中提到了“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尽管“价格上涨”在中国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一次,价格上涨却有些非同寻常。因为之前房价上涨的时候中国的CPI仍然是低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并没有出现明显涨价,而本轮价格上涨却推高了CPI,尤其是肉蛋价格上涨让人感受到了压力。因此,这次会议承认“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绝非杞人忧天,这意味着政府开始对通货膨胀问题给予更多关注,也意味着一些调节价格的政策会相继出台。

    为了解决上述六大突出问题,会议提出了八大政策举措,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但是,在对上述突出问题总结时,会议文件中出现了这样的话“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这也是一个需要给予特别重视的地方。

     在以往的官方文件里,提到经济发展一般都使用“平稳较快”这样的字眼,尽管近年来不时有专家学者说“经济过热”,媒体上也有不少有关“经济过热”文章,但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文件里很少出现“经济过热”的字眼。虽然国家发改委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但这次会议文件里又加上了两个字,要“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增加“有效”两个字意味着,调控政策和措施必须要达到预定的目标,也就是说,宏观调控必须更加有效。这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暗示了中央政府对以往的调控成效并不十分满意。

    “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价格上涨压力加大”、“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这些表述在传递出什么样的政策信息呢?很显然,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将陆续推出一些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事实上,这些政策信息在会议文件里已有明确表述,在谈到货币政策时,文件在强调坚持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也表示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稳中适度从紧”也是一个新鲜的提法,与以往“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比,“适度从紧”增添了更多调控色彩。

    “稳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央行不久要再次加息或上调准备金率吗?这些悬念造成的不确定性在股票市上立刻有了反应。昨日两市大盘双双跳空低开,沪综指跳低14点,以4162.21点开盘,最低下探至4085.78点,收盘时报4115.21点,下跌61.27点;跌幅为1.47%。深成指最低下探至13464.48点,弥补了本周二的跳空缺口,尾盘该指数下跌145.20点,以13666.28点收盘,指数跌幅为1.05%。两市下跌的股票超过1000家,而大多数股票都有尾盘跳水的迹象。显示出投资者对新一轮宏观调控可能不期而至的担心。

 

    特别声明: 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苗苏)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