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能否推动全球治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徐飞彪
此次G20(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俄罗斯举行,很大程度上是为9月份即将召开的圣彼得堡峰会暖场。在全球经济持续走缓、国际金融市场加剧动荡的当口,G20会议的即将登场无疑给人们带来几许期待。那么,今年的G20会议能带来什么成果?G20在推动全球治理中能起多大作用?它能否扮演领导角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改变了G20的地位。此后,G20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首脑峰会,若干次部长级会议以及不定期的研讨会,讨论的议题也更加重要和广泛。2008年11月以来,G20峰会已举办了7次,今年9月圣彼得堡峰会是第8次(第9次和第10次将在澳大利亚和土耳其举办)。5年来,G20遏制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恶化功不可没,在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加大金融危机治理,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防范保护主义抬头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G20是当今世界无可替代的全球治理新平台。首先,二十国集团的世界经济地位举足轻重。19个成员国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80%左右,如果包括欧盟成员,比重更是超过90%。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也占据全球大半壁江山。其次,二十国集团的代表性较强。成员国来自亚、非、欧、美洲和大洋洲,总人口数量超过全球一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数量基本平衡。第三,现有成员国是各大国际组织中的核心成员,拥有巨大影响力。在IMF中,G20成员国占总投票权数60%多,拥有15个执行董事席位。
理论上,G20可以利用其独特国际影响力,发挥全球领导作用。但近年来,G20的表现越来越让人失望,权威性日渐流失。除危机之初各国在加强政策协调上展开了有效的合作,5年来,G20在事关全球稳定的大问题上,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全球金融体系与危机前相比,并没有根本改变:虚拟经济膨胀,与全球实体经济比重仍然虚高不下;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问题尚未解决;金融产品和交易的依然不透明,影子银行问题突出;发展中国家在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性仍然不足,美国和西方绝对主导地位与之前相比并无二致;作为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祸根”——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保持原貌,等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之间,在金融税问题、资本管制问题等争吵不断,许多问题往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至于有人将G20的共同倡议看成“橡皮图章”。G20下属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以及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机构已经就国际金融改革等提出多项议案草案,等待G20峰会拍板定调,推动执行,但前景显然不令人乐观。
G20问题如此之多之大,其背后原因复杂多样。一是与国际大格局密切关联。国际金融危机之初,西方国家深陷困境,急需借重发展中国家力量帮助脱困,主动升级G20地位,推动全球“共治”,因此,2008年和2009年,G20各项工作进展较顺利。但随着经济逐渐走好,危险期已过,美国和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需求下降,推动其解决国际问题的动力下降。2010年的首尔峰会便成为分水岭,G20在推动解决全球问题上的阻力加大,进程趋缓。可以预见,今后数年,如没有改变,G20峰会难以让人兴奋。二是G20自身需要变革。G20成立之初,就是西方国家依照G7模式设计运作的,存在先天“缺陷”。它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对话机制,没有常设与执行机构,没有章程,不能确保执行和问责。它的合法性和代表性有缺陷,19个国家之外广大国家的声音和意见完全被忽视,非洲在G20中仅一个代表,低收入国家被拒之门外。总之,G20的表现曲线先升后降:危机来临,其地位急剧上升;“后危机时代”,地位又快速下滑。
全球化时代,各国离不开全球治理,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类有太多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共同面对。而现有国际机制中,G20作为新型全球多边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是国际社会的重大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其独特领导作用,推动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