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造”吸引世界目光
本报记者钟华林刘畅
一汽大众生产线。
6月1日下午,在一汽—大众成都生产基地总装西区生产车间,“成都制造”的全新捷达开足马力进行生产:5秒,一块厚重的钢板在冲压车间自动成形;51秒,总装车间内搭建起一辆汽车的整体骨架;60秒,从生产线上开出一辆崭新的汽车……
一汽—大众成都生产基地总装生产车间位于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个以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为主导的先进制造基地,一系列“成都制造”已经打开国际市场,吸引了全球目光。
2012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474亿美元,增长了25.1%,其中出口总额304亿美元,增长32.4%,增幅为全国副省级城市榜首。
产业发展提挡加速
数据显示,2003年,成都空港货运站70%的国际货运,是“成都制造”的服装和农产品,而如今,IT产品成为主流。
成都在全球产业转移大潮中,紧抓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敏锐地将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精密机械制造等纳入到战略层面进行布局,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先导率先突破。
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里,有一家名叫“和芯微电子”的民营企业。9年前它成立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仅有4名员工的“小不点”,而今天,它已拥有147项国内、国际专利和自己的研发大楼。离和芯微电子公司所在地不远,是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位于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企业,致力于手机移动影像产品研发,公司CEO徐灏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4月,该公司发布的camera360软件下载量已经超过1亿次,有40%的用户来自国际市场。
2012年,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对成都GDP的贡献超过1/3。
此外,由弱到强的成都汽车产业,近年来飞驰向前。来自成都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成都汽车产业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6%。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产销两旺,实现工业增加值135.9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3.3亿元,利税总额102.9亿元。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服务
有这样一种说法,成都是当之无愧的西部开放窗口,坐拥成都就是坐拥中国西部。
这种开放的姿态首先体现在便捷的交通上——4月26日,从成都始发至波兰罗兹的“蓉欧快铁”正式运行,中国西部通往欧洲速度最快的铁路货运大通道宣告打通。成都正在成为欧洲、中东连接中国及东北亚地区的航空中转枢纽,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这种开放的姿态还体现在理念上——不以政策招商,而以服务动人。打造服务型政府,按照“能简尽简,能优则优”原则。成都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式审批”,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引人关注的是,天府新区已经成为成都“产业倍增”的新引擎。仅高新片区一季度入驻的企业就达上千家。到2015年,天府新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0亿元,有力支撑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
体制机制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为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产业化,成都专门增设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首期投入2亿元,3年内达到10亿元;同时,在国内率先设立了成都市创业投资风险补助基金。成都已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假如说,十年前世界对成都的认知是“熊猫”,那么十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成为敏锐者眼中的“财富之源”。成都已经以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姿态,向世界张开双臂;成都的企业已经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的浪潮中找到了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