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正信
飞机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亮点之一。图为一对父女在参观波音飞机。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政府重振美国经济的战略选择,这一经济复兴战略有丰富的内涵以及深层次的长远考虑,即营造经济新时代。如今,美国的“再工业化”虽已初见成效,但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未来几年将是这一战略能否成功的攻坚阶段,其发展前景值得世界高度关注
战略选择的深层考虑
奥巴马政府竭力寻找引领美国经济走出困境的突破口,最终把目光聚焦到“再工业化”。从远期看,美国真正的目标是要在世界经济领域掀起一场“战略大反攻”,以此作为抢占世界高端制造业的战略跳板。
对美国人来说,“再工业化”一词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曾针对其东北部重工业基地改造,提出通过“再工业化”重振相关地区的经济和发展。今天,当人们谈论“再工业化”时,其内涵已与当年的概念有天壤之别。奥巴马政府第一任上台不久,就把“再工业化”作为美国整体经济复苏的重大战略逐步推出。可以说,“再工业化”是奥巴马政府确立的一项国家战略。
20世纪后期,信息时代的到来,劳动力成本高企等因素,促成了全球经济的再分工。“去工业化”中的美国,金融业突飞猛进和制造业蜂拥外迁,成了这一时期的两大突出现象。也恰恰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和第二产业的空洞化,导致美国陷入了自大萧条后的最大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飙升到10%上下、房地产大面积崩溃等等,即使是上百年来让美国人骄傲的汽车制造业,也面临着破产的现实威胁。
面对一片狼藉,奥巴马政府痛定思痛,竭力寻找引领美国经济走出困境的突破口,最终把目光聚焦到“再工业化”。从一开始,奥巴马政府就是把“再工业化”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策划和实施的。第一任内,奥巴马政府就先后推出“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翻番目标”,以及“促进就业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战略部署。从表面看,奥巴马政府是在扶持国内的制造业复苏,吸引美国制造业从国外回归。然而,“再工业化”战略的实质,是要推动美国制造业的脱胎换骨,要催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造就类似于信息革命那样的大趋势,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
今天再回头来看,奥巴马政府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中期目标是要重振美国制造业,创造就业,推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等,而远期目标则是要在世界经济领域掀起一场“战略大反攻”,以“再工业化”作为抢占世界高端制造业的战略跳板,促使主导“新型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环保、能源、交通,乃至所有经济领域遍地开花,以达到巩固并长期维持其世界第一经济超级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奥巴马政府期望,“再工业化”战略能延续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看来,其思考不可谓不深刻,其部署不可谓不长远。
“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
奥巴马在其连任后的国情咨文中称,美国的制造业在10多年流失就业机会后,过去3年已开始扭转这一颓势。
据统计,自2010年2月以来,制造业已为美国人创造了53万个就业计划,实现连续31个月增长,创过去近25年以来最佳表现,其中多为高新尖端技术就业机会。奥巴马还自豪地宣布:“卡特彼勒公司正在把工作机会从日本迁回美国;福特正在把就业机会从墨西哥转回美国;今年,苹果也将在美国本土重新开始生产Mac电脑。”
从外贸的角度看,奥巴马的出口翻番战略虽困难重重,但也在艰难前行。日前荷兰国际集团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出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已从1995年的9%,上升至今天的13.5%,且这一势头有进一步加快的迹象。
从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也可见一斑。哈佛大学美国制造业生态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1950年美制造业占其GDP的比例为27%,为美国总就业提供31%的贡献。到2010年,这两个比例已分别下降至12%和9%。今天,制造业的比例已回升至15%,制造业就业机会更是随着苹果等高端企业的回迁而显得前景明朗。
雄心勃勃但挑战巨大
美国人不但抢占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先机的决心极大,且已制定出详细的国家战略,并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抢占研发高地。但是,这并不等于美国的“再工业化”之路就一定能畅通无阻。
像任何一次产业革命一样,新的制造业时代的到来,必须借助重大技术发明创造的翅膀。今天,在全球的研发开支中,美国一家就占到31%,远超欧盟的17%和日本的11%。2012年,奥巴马政府在俄亥俄州的洋斯顿市的一个废弃了的仓库里,创建了美国第一座聚焦制造业创新和研究的科研机构,专攻3D打印技术。奥巴马声称,仅3D打印技术一项的发展,就有可能在制造业内形成一场革命。奥巴马在其2013年的国情咨文中,不仅宣布美国今年将再建造3座同类型的研发基地,且要求国会和白宫一道,努力在全美建造具有15座研发基地的研发网络,以“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会在美国爆发”。
然而,这并不等于美国人就一定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制造业研发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尤其是风险资金。面临日益萎缩的财政支出,美国政府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其次,主张小政府的共和党出于党派斗争的考虑,势必要给奥巴马的创新战略设置种种障碍,而任何障碍都可能让奥巴马政府的美好设想化为泡影。再则,革命化的技术突破,需要的人才不是以千或万计,而是以十万乃至百万计。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大力吸引人才。最后,新的制造业革命的模式,很可能不像前三次工业革命那样,主要发源于一个国家,而会在一部分国家先后展开,数个国家各领风骚。这样,美国从中得到的红利将没有设想的那么大,对其就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大为缩水。
尽管这样,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国不仅出台了国家战略以推动“再工业化”,而且在不少方面已捷足先登,加上现有的多种优势,其“再工业化”进程及其可能诱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展,值得世界各国密切关注。
英国探寻“再工业化”道路
本报驻伦敦记者 王传宝
不久前,位于泰晤士河塔桥附近的伦敦市市政府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企业与世界顶级的投资公司在这里集聚,一方拿着创新产品,一方手持资金,而伦敦市市政府的任务就是为他们穿针引线,并期待能把他们留在伦敦。
这个由全球顶级的咨询公司与伦敦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题为“伦敦投资者的早晨”的系列活动,可以说是当前英国探寻再工业化道路的缩影。受到金融风暴与欧债危机的双重打击,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受到严重冲击,产值下滑,失业人数剧增,有人甚至预言,伦敦将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为破解这一困境,伦敦市政府有意在高端制造业上下功夫。首先,英国一向以创新能力而闻名于世,其国内拥有一大批创新人才。其次,作为金融中心,多数世界级的投资公司都集聚于此。伦敦市政府认为,他们在再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占据天时和地利,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把高端制造业融入到金融行业。
事实上,由于过去一味追求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曾错失过不少巨大商机。1967年,苏格兰发明家约翰·巴龙发明了自动提款机,目前全球用此提取现金数量已经相当于当时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但是由于英国在制造和推广使用自动提款机方面没有做好商业化运作,使这一商机付之流水。同样的,世维网和飞机引擎也都是英国人率先发明,但是他们获得的商机却并不如意。分析人士指出,英国当前探寻的再工业化道路,绝非简单地把在“去工业化”时停运的机器再转动起来,而是转向高科技制造,抢占制造业新的制高点,除了传统的车间生产和机械操作外,更多的是从事研发、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配套工作。在这次活动中,有不少创新产品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如瑞典一家公司设计的桌面、网页及手机用户身份验证系统,英国本土公司设计的新一代对话设计平台等。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曾被视作“世界工厂”。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以及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优势显现,英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完成了“去工业化”的过程。如今,制造业在英国经济总量中仅占10%的比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再工业化”被提上日程,政府、机构、学者等纷纷呼吁制造业的回归。
英国商业、创新与技术部国务大臣普锐斯克对于英国再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曾给出明确的表态,他说:“我们的策略是,高价值设计和创新。”普锐斯克的底气主要来自哪里?以汽车业为例,尽管英国多个汽车品牌已经易主他国,但这些汽车的设计和生产仍然在英国进行,并已从传统制造形态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变,如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和设计创新上,使得英国豪华车和赛车一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节能技术方面,英国汽车业也享有盛名。也就是说,英国在汽车高端技术领域已经占有先机,这自然会让普锐斯克有着十足的信心。
当然,英国的再工业化也并非一定要给自己设定高门槛,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也需要迁入劳动密集型产业来为失业提供饭碗。据当地媒体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国制造商将海外生产业务回迁英国,包括纸品生产商Filofax公司、服装生产商Topshop和River Island等均加入这个行列。根据英国制造商协会2011年的统计数据,约有七分之一的英国生产商正在将生产业务迁回本土。
另外,英国制造业行会组织也一直加紧向政府施压,希望多出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帮助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以较低成本开展业务,并吸引国际公司加大对英国的投资。
尽管英国再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仍处于探寻阶段,但是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和产业空心化给英国经济造成的伤害,其重振工业化的步伐已经跨出。
“再工业化” 指向重构转型
于建东
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新一轮制造业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打响。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忽视曾具有经济“造血”功能的制造业,在过度依赖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意识到过度脱离制造业实体的危险,反思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不仅美国这一制造业强国和英国这一曾经的制造业强国开始了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进程,欧盟和日本等也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同时,越南、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也在致力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不断弱化。
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利用发展中国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扩大了产品市场,确实尝到了甜头。但同时,这一过程的持续也带来了“苦头”——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萎缩,并随着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出现了“产业空洞化”,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随之出现,动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需要看到,发达国家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内容的“再工业化”,并不是简单的制造业回归,而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是制造业的升级和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结构转型。如美国推出“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在清洁能源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通信和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计划与政策措施;如欧盟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研发卫星监测环境与地球安全、微电子工艺燃料电池、药物创新等高端技术与工艺等等。可以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在走一条经济转型之路,是力图夺回和保持制造业的制高点,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创造新的产业,培养世界级人才,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再工业化”不同于当年的工业化。如果说工业化是发达国家崛起与富强的基础,那么“再工业化”则是向新的产业革命迈进。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是,产业革命决定一个国家的财富与竞争力,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未来。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必然影响到全球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国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新一轮制造业争夺战涉及各国的政策取向、制度设计、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环境、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竞争是全方位的。
当然,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是否能够如其所愿,还难以料定。鉴于资本的逐利本性,鉴于现代大规模生产过程能够以相等的效率在世界各地实现,发展中国家在成本、市场以及成长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仍对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