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绩效的标杆分析(一)

2012年09月27日 13: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联合国工发组织提出了工业竞争力指数(Competitive Industrial Performance,CIP),对各国工业绩效进行标杆分析。要选择合理的指标并非易事,一个基本的理念便是认为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创造财富的能力(Aiginger,2006)。指标的选择可以基于一国的国内生产或是国际贸易(Hughes 1993; Gough 1996),本文的工业竞争力指数运用了一国制造业生产或出口的竞争能力等方面的指标来评估工业绩效(UNIDO 2003)。

    一、新的工业竞争力指数

    在《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中,工业竞争力指数由原来的六项指标扩展到八项。新增的指标包括一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以衡量对全球制造业生产的影响)和一国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以衡量一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原来的工业竞争力指数假设一国工业绩效完全由其内生因素所决定,即该国工业在生产和出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方面的能力。然而,最新研究发现,一些诸如来自第三国的竞争等外生因素在全球经济中对国际工业格局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大的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常常被用来说明外部的竞争压力可能影响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绩效。有些学者重点研究了中国对东南亚(Lall and Weiss2005; Blzquez-Lidoy, Rodrguez and Santiso 2006; Devlin, Estevadeordal and Rodriguez-Clare 2006; Gallagher, Moreno Brid and Porzecanski 2008)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影响(Kaplinsky, McCormick and Morris 2006, 2010)。为了评估影响,这些研究运用了全球市场份额来进行分析。如Bhattacharya, Ghosh和Jansen(2001, p. 217)的结论认为,“1994年以来,中国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增长与一些亚洲国家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下降呈统计相关,但1994年以前二者并不相关”。Kaplinsky, McCormick和Morris(2010)也运用了全球市场份额分析(辅之以出口非洲产品的全球价格),并以此来评估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贸易影响。

    原来的工业竞争力指数并未考虑一国的工业和贸易在全球市场上的实力。指数仅考虑了国内因素的影响,而事实上却忽视了国际上的互补和竞争方面发生的变化(Kaplinsky, McCormick and Morris 2010)。新选的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这些因素。虽然方法还不够完善,但是文献中大量应用了在全球制造业贸易中的比重以及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等指标。

    二、工业竞争力指数的维度、指标及计算方法

    工业竞争力指数包括六个主要维度:1、工业生产能力。人均制造业增加值是衡量按人口调整后的一国工业化情况的一个首要指标。它表示一国在制造业增加值方面所拥有的能力。有时,制造业增加值受到了国内政策和贸易壁垒的保护,从而降低了国际竞争。制造业增加值的分析可能会扭曲一些长期受保护和进口替代的国家的结果。但是分析中增加出口导向则将工业竞争力置于全球范围内。

    2、制造业出口能力。在全球经济中,出口能力是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均制造业出口额是衡量贸易竞争力的一个基本指标,它反映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中,一国的制造业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能力。制造业出口显示出一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对其本身的贸易分析可能会扭曲一些国内产能低的国家以及一些被跨国公司用来做出口平台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也将国内企业在出口上的增加值纳入到贸易分析中。

    3、对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一国对世界制造业的影响由其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来度量,它表示一国的相关产业绩效及其对制造业的影响。

    4、对世界制造业贸易的影响。一国对世界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由其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来度量,它表示在国际市场上一国的竞争力地位与其他国家的相关性。一国在全球市场份额上的增加反映出该国竞争力的提升,而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下降则反映出其竞争力状况的恶化。

    5、工业化强度。一国工业化强度通过两方面的算术平均值来度量,即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和中高技术制造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反映出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权重。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中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反映了制造业的技术复杂性,这一变量为中高技术生产活动的权重给予正向的赋值,原因是结构越复杂,工业成熟度、灵活性也越高,更能实现高速增长。但是,这一方法考虑了转型,但并未考虑内部产业升级内部,所以遗漏了技术改进这一关键层面。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这一指标没有对各分类项中的技术精细程度予以区分(有些低技术的生产活动也包括了一些高技术的活动,反之亦然)。这些差别反映出了数据的性质,但是从大的层面上看,研究结论似乎是有根据的。

    6、出口质量。出口质量通过对制造业出口在整个出口中的比重以及中高技术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两方面指标的简单算术平均来度量。理由与工业化强度类似。总出口中,制造业出口所占比重描述了出口活动中制造业的重要性。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描述了出口的技术复杂性,同时反映出可以进行更高端生产以及进入更具活力领域的能力。

    所有的指标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 

    其中,Iij表示经济体j的指数值i,Xij表示经济体j的指标值i,Min表示样本的最小值,Max表示样本的最大值。样本中排名最高的经济体的值为1,排名最后的经济体的值为0。工业竞争力指数通过指标标准化后的值取算术平均值来计算。指数的所有六个维度有相同的权重。工业化强度以及出口质量中的每个综合性指标权重也相同。

    工业竞争力指数选择的定量指标有限。这些指标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数据库中的制造业增加值和人口数据进行计算。贸易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

    大部分指标都容易计算,但是中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这一指标难以测算,主要原因是最新的制造业增加值数据并不是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ISIC)的两位数分类方式进行汇总。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工业统计数据来源主要是人口普查和调查数据。统计数据一般滞后两到三年。这些指标中运用的是最新的数据,并且假设经济结构调整速度慢。

    工业竞争力指数重点关注工业绩效,而不是工业潜力。绩效是指一国创造财富的实际能力。潜力是指促进或阻碍其创造财富的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及土地等投入要素的质量和数量,机构因素(知识产权、金融市场),国内市场规模及政府政策等。在制定政策时,绩效和潜力都很重要。由于未考虑工业潜力,工业竞争力指数可作为一个度量工业进程的初步方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3)。

    三、2005年和2009年各经济体的工业竞争力排名 

 

    工业竞争力指数对118个经济体在2005年和2009年的大量最新数据进行测算。在这两个年度,整体排名最高的四个国家是新加坡、美国、日本和德国。2009年,新加坡和日本的贸易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一位。2009年,中国排名第五位。2005年排在第五位的是以色列(参见表1)。  (未完待续)

    译自: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李苑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袁志丽)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