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伯南克:美国经济复苏面临两大挑战

2012年07月19日 07: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伯南克就美国上半年货币政策作证时表示

  美国经济复苏面临两大挑战

  本报纽约电 记者张伟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7日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就上半年货币政策作证时表示,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出现减速,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降,欧债危机的再度升级和美国国内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两大主要风险源。尽管如此,伯南克仍表示对美国经济前景持谨慎观望态度。他也未透露美联储目前是否考虑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只是强调美联储准备必要时出台更多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这一表态,与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会议传达的信息一致。

  伯南克在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就业增长步伐明显减慢,失业率仍在8%以上,未来经济增速可能仅稍高于吸纳新增劳动力人口所需的水平,因此,失业率的下降速度可能慢到“令人沮丧”的程度;受过去数月国际原油价格下降的影响,通货膨胀率有所回落。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在1.2%至1.7%之间,位于美联储目标水平2%的下方。

  伯南克还表示,虽然汽油价格回落有助于增强居民购买力,但消费者对就业和收入状况感到忧虑,对整体经济前景缺乏信心。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家庭支出增长已经放缓;房地产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改善,但仍受到众多因素制约,对经济复苏的贡献不如以往;相对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近几个月来美国制造业生产和企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美国贸易伙伴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导致美国出口需求受到制约。

  伯南克指出,欧债危机的再度升级和美国国内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美国经济复苏所面临的两大主要风险;美联储同欧洲当局保持着密切联系,主要专注于确保美国金融体系仍能应对金融冲击;美国需要妥善解决今年年底将出现的财政紧缩局面,并制定可靠的中期财政计划以降低债务水平。伯南克敦促美国国会应对财政挑战,通盘考虑财政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找到避免跌下“财政悬崖”的良策。

  伯南克还表示,由于对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感到担忧,美联储在6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就已经明确表示准备好采取进一步行动,目前正在考虑使用多项工具来帮助经济。伯南克称,通胀蹿升的风险较低,而且存在物价全面下滑的温和风险,如果就业市场未明显改善或通缩风险上升,美联储将考虑运用一系列工具来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他提及了额外购买债券(无论是国债还是抵押支持证券)、通过美联储紧急贷款窗口放贷,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可能性。伯南克还提到,美联储可能使用沟通工具,例如承诺在更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超低水平。

  一些投资者原先希望伯南克在此次听证会上暗示美联储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但其预期再次落空。美国股市起初因市场失望情绪而下跌,但随后可口可乐和高盛获利优于预期等利好消息使其反弹并且收高。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联储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广泛支持,但经济增长仍十分疲弱,难以拉低失业率,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环比年率为温和的1.9%,第二季度的形势更为疲弱。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放缓态势,包括欧元区、英国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央行已采取宽松政策。美国现在不是会不会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问题,而是出台的时机问题。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在7月31日至8月1日举行的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推出刺激经济新措施的可能性不大,最早的政策“时间窗口”是9月份的那次会议。

(责任编辑:袁志丽)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美国经济复苏面临两大挑战    2012年07月19日
  • ·两大难题羁绊美国经济复苏    2012年07月16日
  • ·农业是美国经济复苏亮点    2012年06月13日
  • ·农业领跑美国经济复苏    2012年06月13日
  • ·美国经济复苏可否继续?    2012年04月21日
  •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