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在产业升级中赢取全球人才战

2012年07月10日 11: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第14次联合协调理事会7月6日在苏州工业园隆重召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理事会中方主席王岐山与会。外交部、商务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及苏州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等共同会见了中外记者。

    与此同时,包括包括道琼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站、雅虎财经等在内的众多国际通讯社与新闻社对苏州工业园的管理输出、产业国际化、人才战略等热点话题表示关注,并报道了苏州工业园的创新实践和所取得的成绩。以下是外媒报道的主要内容——

    在苏州工业园区(简称SIP),无论是企业CEO还是管委会的政府官员,当问及什么是其最核心关切的事务时,他们的回答大抵一致——那就是搜寻人才。

    “现在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是发现那些最紧缺人才,”SIP园区组织人事局局长叶峰表示。

    不过,对于SIP来说,一系列的优势组合为她带来胜算:位居长江三角洲战略要地,毗邻全球最繁忙的港口所在城市上海,全球产业链的动态变迁,以及苏州能为合格人才带来(也许中国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由新加坡投资的SIP在中国商务部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比中,综合竞争力、生态环保和有效利用外资情况三项指标均位于第一。SIP占地约288平方公里,吸引了财富500强企业中的86家公司投资,利用外资额达到216.7亿美元、内资427亿美元,2011年GDP总量达251亿美元。

    与此同时,SIP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地位、以及向创新和高科技产业转型的战略步骤,无不意味着她对新型人才有着持续的需求。

    人才竞争的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大图景:越来越多剑指中国内需市场的跨国企业在SIP设立研发中心,同时园内成功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融入国际产业链;园内孵化着与日俱增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而这些初创企业很多由海归人士创立;而在园区培育出的很多新技术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

    与十多年前不同的是,很多在园区投资的制造商也将目标转向中国国内消费者,而且这一比例上升的趋势不可阻挡。

    “无论对SIP还是对整个中国,这都是好事情,”苏州工业园副主任孙燕燕说。“现在人们开始说‘在中国-为中国制造’;企业理应努力接近他们的目标用户,因此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落户在园区,这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规律。”

    孙主任介绍说,在中国有大量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他们的供给量和性价比都要优于西方市场。2007年,在中国被授出的正式学位中有47%是理工科的,这也令中国成为国际OECD排名第一的国家。

    诚然,要找到具有国际经验的人才是另一回事。例如,电动机械制造商宝时得主要产品如今都销往海外,它从一家小型的贸易企业起家,初期做代工产品,从2004年起开发自主品牌,目前发展成为全球第七强电动机械供应集团,旗下有洛克威尔(主销北美市场)和Works(主销美国以外市场)两大品牌。

    “中国已经从纯粹的制造业向创新产业转型,”宝时得副总裁王家达表示。“中国公司要进入国际市场势必面临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需要找到懂(国际)营销的人才。”

    “这时候往往问题就会出现,因为我们急需有国际经验的人才,而能找到的人大多并不擅长海外业务的拓展。要说产品创新,你必须有消费者洞察;在中国鲜有购买DIY除草机的消费者(并且也没多少人有私家花园),这种情况下你又如何去海外向消费者去营销我们的DIY产品呢?”

    为了解决落户园区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SIP不遗余力地在建设一系列教育和培训系统。例如,她先后吸引了约20家世界各地高校来SIP开设研究生院,其中包括加州伯克利大学、澳洲莫纳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另外,本科生学院也有两所合办机构,其中之一便是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联合开设的外向型专业课程。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我们园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成功高教项目,”SIP人事叶局长称,“该项目赢得了上佳的声誉,连我都经常接到来自北京的朋友的电话,询问能否接收他们的子女入学该学院…”

    除了高教项目之外,SIP还为企业技术工人群体提供享受政府补贴的培训项目。叶局长介绍说,目前SIP企业最紧缺的人才还包括:营销、生物科技、移动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相关的人才。

    “我们旨在建设一个产、学、研互为促进生态圈,这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叶局长说。“我们希望SIP成为硅谷那样的环境。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目前我们争夺的是海归人才、下一步目标则将拓展到外籍优秀人才。”

    到目前为止,SIP已成功吸引了人数不断上升的海归创业家回到中国,这项努力也受益于政府方面夯实的财政支持、对新创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比大多数其他中国城市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打造。在中央政府年倡导推出的“千人计划”中,苏州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成为第三大吸引高端海归人士定居工作或创业的地区。在全国,现已有约1500名符合资质的海归人才成为“千人计划”专家;而整体来说,中国过去30年间规模达200万出国留学人员中回国定居者普遍估计不到三分之一。

    在SIP有一个以橙色为主题色彩的建筑群,构成了一个叫作生物纳米园的孵化中心,内有275家初创公司接受孵化,中心总裁刘毓文介绍道,其中一半企业现已实现盈利。这些初创公司的CEO彼此联系紧密,他们不仅得到国家支持的场地补贴、高科技设备供给、研究项目基金,而且共同的背景和事业使他们经常有机会通过合作从而形成生态圈效应。

    “这里的政府办事高效,而且与企业打交道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地区。投资环境和创业精神很突出,”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的CEO俞德超评价道。他公司研发的单克隆抗体生物技术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和医疗体系的改革、城市化进程等,正面临着井喷的市场需求。

    与俞德超一样,同在纳米生物园创业的苏州纳微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也是一名海归。他说,习惯了西方生活方式的家人如果喜欢不了苏州的生活的话,他今天就不会在这里创业了。

    “我的妻儿在美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刚回到国内时,他们适应不了上海、深圳这样的拥挤的城市,但他们很喜欢苏州的生活环境。这一点对我很重要,”他说。

    刘毓文补充说,当人们听说工业园时往往想到烟囱这样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看到的是一座花园城市,有着组织优良的交通、文化和家庭活动。人们发现这里不仅是工作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

    SIP的70万常住人口包括了2万海外人士。这里的湖泊、办公楼、绿化带、大型商城以及娱乐场所(对,甚至还有摩天轮)和有序的交通体系有机地融合于一身;而且,SIP的学校和公共服务向生活和工作在园区的居民开放,没有任何户籍的限制。

    同时,SIP园内有约3000家创投扶持企业,他们吸引了共约200家风险投资机构的55亿美元基金入驻园区。SIP叶局长称,这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集群。而且园区的基金规模将在今后10年上升5倍。

    诚然,SIP还需要继续走一段路才能和硅谷相提并论,这是来自新加坡风险投资商William Bao Bean的观点,他供职于位于上海的Singtel Innov8投资机构。

    “(要成为又一个硅谷)你不仅需要吸引人才还要营造出一种文化,这绝非一件容易之事,”Bean说。“政府方面当然有很多富有建设性的事情可以做——苏州显然已经证明了这点,但关于软件环境、关于人的整体素养,建造又一个硅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长期承诺。”

    这样的历史观在苏州看来也许并非异类观点。SIP副主任孙燕燕说,园区致力于知识型产业的发展与苏州这座古城的历史底蕴相得益彰——正是这座迷人的古城创造出了一系列流传多个世纪的人文遗产,包括位列世界第一人造水利工程的中国大运河。

    “在这里,你既可以享受摩登生活,同时又可以触摸到这座悠久古城的灵魂和底蕴,”孙燕燕说,“很多知识人士正是被这点吸引来到了苏州,这是全球独特的一道人文风景线。”(之华媒体供中国经济网专稿)

(责任编辑:王惠绵)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