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考验柯达未来生机

2012年01月20日 10:16   来源:经济日报   杨开新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当地时间19日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争取度过流动性危机,确保业务继续运营。

  作为一家创始于1880年,曾占据全球胶卷行业2/3市场份额的百年老店,落得如此田地,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说起来,被数码技术逼入绝境的柯达公司也曾是该领域的“弄潮儿”,从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开发出数码影像技术,再到1989年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数码相机,时至今日,柯达依然拥有上万项相关图像专利。

  柯达并非没有尝试过转型。2003年,柯达宣布不再向传统胶卷业务进行任何重大的长期投资,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酷,2004年至今,柯达仅在2007年实现过盈利,其余年份均在亏损。

  困境缘何而起?原因当然很多,如相机消费者结构变化、欧美债务危机导致资金流紧张,等等。但在笔者看来,柯达的短板还在于执行力不足。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柯达虽然已经意识到改革势在必行,也制订了转型思路,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如预期那样“观念通,路路通”。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在战略思维发生变化以后,应该迅速地在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及其他相应配套制度上进行改进,将企业整合成高效、可控的整体。反观柯达公司,其在全球的盘子铺得不小,但这些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却由于股东间的分歧等原因,难以拧成一股绳。2003年,柯达负责人宣布要削减72%的红利派发额度并向新兴的数码技术投资30亿美元,就遭到了部分股东的强烈抵抗。2009年,柯达在中国市场力推重塑门店印象的“乐活馆”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此项业务却在负责人离任后几乎偃旗息鼓。类似的事情还有,因为传统业务部门对决策影响力甚大,即便是近几年,柯达仍在传统胶片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上进行了不少重复投资……

  战略上长期举棋不定、人事上变动频繁、决策层的意见不能落实,这种组织架构成为柯达最大的拖累。企业执行力不足,导致下情不能上传,上情不能下达,本该耳聪目明的企业变得失明失聪,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自然难以应对。

  从柯达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件事看,柯达在年初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警告后虽然疲于应付,但仍在千方百计寻求自救。柯达能否寻得转机尚待观察,但如果其仍然不能在执行力上作出改进的话,想要重获生机,很难。

(责任编辑:王慧绵)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