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ce专稿 > 独家稿件-综合类 > 正文
中经搜索

德国联邦银行行长反对欧洲央行收购各国国债计划

2011年09月19日 13:47   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译   韩同江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德国联邦银行行长反对欧洲央行收购各国国债计划

 

    联邦银行行长魏德曼:“风险必须被重新分摊”。 图片来源:法新社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9日讯 (实习记者 韩同江)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18日报道:德国联邦银行行长魏德曼抵制欧洲央行应对危机的政策。在与《明镜周刊》的交流中,他表示欧洲央行正在推行的稳定市场的金融政策存在较大的风险,这意味着,增加的风险将由纳税人来承担。而降低风险是必要的,毕竟有27%的德国纳税人处在这种风险中。

    欧洲央行自2010年就开始大量收购高负债率国家的债权,以期达到人为降低这些国家还贷利息的目的。欧洲央行一开始只收购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的国债,之后则扩大至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据悉,欧洲央行已经收购了高达140亿欧元的各国债券。

    如果借贷国中有任何一个国家无力还款,那将会给欧洲央行带来巨大冲击。最坏的情况是17个欧盟成员国重新向中央银行注资,而德国需要承担27%的注资资金。

    魏德曼希望延续“政治稳定原则”

    为了避免更多的风险,魏德曼以及欧洲央行前首席经济家斯塔克一致反对收购国债。大部分德国人并不清楚斯塔克在九月份辞职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他的接替者,德国联邦经济部长约尔克也会强烈反对收购国债计划。魏德曼认为,自己应该保持立场坚定,因为政治稳定原则是德国民众一向支持的传统。他将把这种情况向欧盟理事会反映,同时表示,在当前抛弃所有货币政策是不明智的,一旦当前政策对经济有所帮助,那它就有存在的理由。

    同时,为了解决这方面的争论,欧洲央行试图在未来将收购任务委托给欧洲救援基金会。这个想法已经在七月份的欧洲紧急峰会上进行讨论和表决,但是最终的情况还不得而知。经济学家们同时建议,建立一个银行性质的救济基金会,这样它就可以像其他银行一样为央行的收购计划筹集资金。魏德曼对此也表示反对,他认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为了保证央行的政治独立性,都不应该将其牵涉到各国债务中。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G20财经要闻精粹

 

G20财经要闻精萃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到: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