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9日讯 (实习记者 王怡潇)德国《商业日报》7月26日报道:在对冲基金领域打拼四十年后,乔治-索罗斯将结束其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这位金融大鳄为何离职,他对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
历经约四十年的对冲基金管理生涯,乔治-索罗斯当之无愧地被人们冠以亿万富翁、投资大师、外汇狙击手等称号。据彭博新闻社的报道,这位81岁的金融大师将结束其经理人生涯。来自金融界相关媒体的消息称,索罗斯今后将不再处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日常业务,只为家族客户管理资产,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向外部投资者的资本返还。与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管理的总计逾250亿美元的资产相比,约10亿美元的外部投资只是冰山一角。
将于2012年生效的新的美国对冲基金相关法例促使了索罗斯离职,而如果仅管理家族资产,索罗斯可以规避该条例的限制。他并不是第一个作出离职决定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然而《纽约时报》的评论称,索罗斯的谢幕更具象征意义。
索罗斯的一举一动经常对欧洲和美国的债务危机产生影响,但他对此毫不掩饰。很久以来,他一直认为对于债台高筑的希腊来说,破产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此外,有消息称,包括SAC、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在内的多家全球顶尖对冲基金代表于去年二月在纽约参加了一场颇具争议的晚宴,就如何做空欧元以从中牟利交换了意见。半年后,因其涉嫌做空欧元的阴谋,美国司法部对此展开了调查,但并未进行指控。
对冲基金行业下滑的标志
过去几年中,乔治-索罗斯主要以艺术爱好者和元老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彭博社的报道称,在过去30年间,为推动民主进程和言论自由、改善教育状况、扶贫济困,索罗斯共捐助逾80亿美元。索罗斯本人不久前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一点。
索罗斯赚钱的方式并不是那么彬彬有礼。1992年,他因狙击英镑而一举成名。索罗斯打赌英镑会贬值并放空英镑,最终导致英国政府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而他因此赚得10亿美元。
索罗斯的个人履历表明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二战结束四年之后他考入伦敦经济学院,1930年,这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年仅26岁的青年证券交易师在华尔街崭露头角。1969年,索罗斯创立了一家公司(即量子基金的前身),四年后他和好友创建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上市。1988年,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受索罗斯之邀成为量子基金管理人之一,从此索罗斯退出了对日常贸易事务的管理。
索罗斯的谢幕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经济危机后进行的对冲基金行业改革为家族基金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加剧了外资管理的阻碍。权衡利弊后,许多经理人决定离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他的前合伙人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和“企业猎手”卡尔-伊坎(Car Icahn)。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不少年轻的对冲基金经理人也纷纷退出该行业。
对许多人来说,这位金融巨鳄的离职标志着基金行业的衰落。在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管理学的吉姆-刘(Jim Liew)警告:“如果顶级基金经理因为过度的监管而关闭公司,那么这最终将对体制内投资者造成损害。”他表示,基金业必须马上思索他们的职责,即招聘人员、筹募、聚敛资金以及推动经济发展。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相关专题:G20财经要闻精粹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