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举行缅怀孙中山先生活动(图)

2011年03月10日 13: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全体嘉宾面向孙中山先生塑像集体默哀一分钟 摄影/陶杰

 

 

中国使馆临时代办戴兵致辞缅怀孙中山先生 摄影/陶杰

 

 

    中国经济网新加坡3月10日讯(记者陶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中国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这首著名诗句,成就了新加坡著名的“晚晴园”。而历经百年沧桑的晚晴园也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在南洋从事革命活动做了重要见证。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为了纪念百年前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以及缅怀孙中山先生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以及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中资企业协会、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中友协、新加坡宗乡总会以及新加坡广东会馆等各界代表数十人,3月9日上午齐聚狮城晚晴园,共同举行了悼念和缅怀活动。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临时代办戴兵代表全体嘉宾致辞。戴兵说,孙中山先生毕生为之奋斗的宗旨和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就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我们永远缅怀他对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缅怀他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

    戴兵在致辞中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了拯救民族危亡、摆脱外来压迫和积贫积弱的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迎来了中华民族全民振兴的光明前景。戴兵说,完成孙中山先生未竟事业,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崇高历史使命,也是所有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共同心愿。

    新加坡的晚晴园建于1880年,当时名为“明珍庐”。1905年,新加坡富商张永福买下此园,为母亲颐养天年,借用中国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为此园取名“晚晴园”。张永福热心支持中国革命事业,在征得母亲同意后,于1906年将此园提供给孙中山,作为其在新加坡居住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1906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晚晴园成为中国革命活动在南洋的重要基地。

    据史料记载,孙中山先生与狮城有着深厚渊源,曾八次到访新加坡,其中三次居住在晚晴园。1906年在新加坡成立同盟会南洋支部时,晚晴园就是当时的会址。清末政治动荡期间,中国当时的许多风云人物,如孙中山、黄兴、胡汉民以及汪精卫等,都曾经在晚晴园的小楼里商谈国事,策划起义。同盟会的会章就是在这里起草的。1994年,晚晴园被新加坡政府列为国家历史古迹。2001年11月12日,晚晴园正式定名为“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主持了开馆仪式。李光耀高度评价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孙中山称为是“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人”。

    1996年,时任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长杨荣文曾经在《孙中山诞辰130周年纪念会》上发言指出,“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新加坡人也曾参与。这场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当年孙中山提倡的文化及生活上的改革,新加坡华人的思想可能还是很保守的,也就不会有今天现代化的新加坡了。”

(责任编辑:贾璐婧)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