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日本对华投资为何减少?

2007年04月20日 12: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陈言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按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的惯例,每年4月将对外公布一份上一年度的对华直接投资动向报告。今年的报告刚一发表,笔者便从该事务所收到了日文版的最新电子文版。

     2006年,来自国外的对华直接投资比2005年增加了4.5%,达到630亿美元,成为历史新高。中国已经连续3年超过600亿美元,国外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007年其增长幅度可能会有一定的减少,但同样将保持一个比较大的规模。

    在相隔了6年半之后,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4月11日访问日本。中日国家领导将重新确认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温总理在东京将出席经团联的欢迎晚宴,将在大阪参加完关西经济团体的欢送晚宴后,结束在日本的访问日程。一位负责采访中国总理访日新闻的日本媒体记者对笔者说:“我查阅了过去的报道,中国总理在东京、大阪两个地方,拿出如此长的时间会见日本经济团体方面的人士,这在过去很少见。”

    日本是国外对中国直接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去年日本的投资数量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国外对华直接投资均出现了减少,其中韩国减24.6%、美国减6.4%,而日本骤然减少了29.6%。中日政治关系转暖,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却出现了如此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中日两国经济界、市民当然会十分关心这个问题。

    日本投资中出现的变化

    “我们用在中国投资赚到的钱在广东重新建设了这个零部件厂。”在广东佛山投资近1亿美元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在3月8日正式启动时,公关部朱林杰对笔者说。

    如果从日本总部拿出美元投资中国市场,美元进入中国将会被计入中国直接投资总额中。本田(中国)公司从北京向广东佛山投资,以在中国赚到的利润继续投资中国,投资方式出现了质的变化。日本的一些企业已经走出依靠本国总公司的经济力量投资中国的阶段,而是在取得前一阶段的投资效益以后,手头有了继续投资中国的实力。本田用在中国赚到的钱投资建设了该企业世界上的第四个汽车离合器工厂。在上海的一家化工企业的中国区总裁也对笔者说,他们这些年的新厂建设,主要资金基本上来源于先期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工厂。“虽然我们没有给总部汇回去多少投资利润,但我们是靠自己赚取的利润,不断扩大了在中国的生产规模。”这位总裁说。

    像本田这样上亿美元的投资由在华子公司全额负担的情况目前还不是很多,但大量的日本跨国公司已经具备了在华投资组建其他子公司的能力。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表的《2006年对华直接投资动向》报告上所列举的日本主要投资项目一览表上看,我们能找到很多在华日企投资其他企业的实例,如: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的投资额为1000万美元,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占30%的股份;在成立日立水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时,1亿5000万资本金中,日立(中国)公司出资25%。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深耕中国市场

    从本田、日立、日本电产在中国的子公司已经能独立投资这个现象看,前一阶段日本企业对华的大规模投资进入到了收获及深耕阶段,新的大规模投资减少了,但经济规模、市场规模则开始不断增长。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真家阳一认为,“2006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减少了29.6%,而在2005年则是增长了19.8%,出现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在于2003年到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一直处在年平均增长16.1%的急剧增长状态,投资高峰过后,自然会出现减少的情况。”

    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进入高峰期间,丰田等企业在广东设厂,大型投资项目非常的多,但在日本主要汽车厂家已经完成在中国的建厂工作以后,新的汽车方面的大型项目明显减少,2006年尤为突出。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是,2005年中国修改了相关法律以后,日本大型商社企业开始纷纷投资中国,将驻京办事处改建成独资型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到了2006年,商贸方面的独资企业的建设已经告终,这也让投资的增长规模发生了变化。

     2007年,中国开始将内资外资企业的税率调整成一个,虽然到完全取消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待还有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是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速度减慢的原因。

    真家副所长说:“日本企业已经在中国投下了大量的资本,从生产上看,日本与中国构筑了相互优势互补的关系。”技术、资金、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网络等等是日本的优势,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经济发展处于比较年青的阶段等等,这些是中国的优势。中国企业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国际销售渠道,但目前尚不能与日本的商社比拟,今后很长时间还需要依靠日本企业的销售网络。品牌、销售网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设起来的。

    同时中国本身也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日本企业不可能在中国构筑了很大的生产据点后,只在中国生产,不在中国销售。真家说:“日本企业对扩大中国市场抱着很大的希望。”

    投资的增长幅度减低了,日本企业开始进入到了深耕中国市场的阶段。

    在国际上找不到能替代中国的国家

    在神钢商事工作的永井庸晴先生,曾经在东盟工作了十几年,他被调任到中国后,觉得工作轻松了许多。“在新加坡,你要把一个产品卖到马来西亚去,需要办进出口手续,需要你不仅要会中文、英文,还要会马来西亚语。不仅懂儒教,还要知道伊斯兰教。产品出口到泰国、菲律宾,那就更麻烦了。税率不同,货币不一样,你的工作会有很多很多。”永井对笔者说。

    永井还发现,中国一个省的人口要比一些东盟国家的一国还多。省与省之间没有贸易壁垒,很轻易地就能把一个产品卖到另一个省会去。神钢商事3月在上海成立了独资的商易有限公司,永井当了董事长,他很有在中国把业务做好的信心。

    坊间纷纷传说日本开始大量投资印度、东南亚时,我们看到,去印度大规模投资的日本汽车厂家只有铃木一家,其他几家汽车企业并没有动真格的。印度的IT也似乎发展很快,日立的一位技术人员对笔者说:“日本发包到印度的软件开发工作不到中国的二十分之一。”NEC的负责手机软件开发的一位高管也对笔者说:“我们在手机的软件开发上,主要与中国合作。”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真家阳一认为:“有些日本企业为了回避风险,开始向越南、印度投资,但是在亚洲,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取代中国,建立一个更大的生产、销售中心。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不可能总是一个劲地增长,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步调则是坚定不移的。”

(责任编辑:刘晓闻)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