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经济频道 > ce专稿 > 陈言点评日本 > 今日话题 > 正文
中经搜索

党的利益高于百姓利益 日本政局乱象丛生

2009年04月15日 16: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陈言
·6.7亿罚单:被删邮件露马脚
·菲方射杀台渔民视频曝光
·苹果被挤出中国手机市场前5
·恒天然被曝含肉毒杆菌
·金正恩姑妈80天未现身
·我养老保险缴费率是美2.4倍
·欧盟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GSK在华团队大换血
·进口车市场价格垄断重灾区
·金正恩26岁妹妹任劳动党要职
·美国政府冷对底特律破产
·GSK4高管被抓 1疑接受性贿赂

    “只要小泽还在民主党领导岗位上,民众对该党的支持就会降低很多,这对自民党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在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对于党首麻生太郎眼下的政治前景并不像媒体或其他外界人士那么太担心,对他们来说,最担心的倒是在野的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会因为不久前被曝光的“西松门事件”而下台。

    在野的民主党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却最终功亏一篑,但他们担心的也不是党首小泽一郎会因为“西松门事件”最后辞职。和自民党一样,他们更担心的是麻生政权不能再支撑下去,他们比自民党更希望麻生首相能坚持坚持再坚持。

    说日本政治进入了乱局,原因就在这里。 

    麻生的声望有赖于民主党

    本来早就该倒台的麻生政权,却每每都能延续其政治生命,原因正在于和他唱对台戏的民主党在“一天天地烂下去”。3月,麻生内阁的支持率就已经下降到一位数,相位眼看不保,可关键时刻民主党却爆出小泽一郎收受不明政治捐款的“西松门事件”,麻生首相虚惊一场。不仅如此,麻生现在的支持率已经达到了两位数,对麻生来说真可谓来之不易。

    日本政治的惯例是在国会大选前先举行地方政府的换届选举,相当于大选的前哨战。3月29日,离东京最近的一个县———千叶县,民主党推荐的候选人败给了自民党候选人。本来,日本舆论非常看好民主党候选人,民主党也拿出大量的精力、人力在这里与自民党展开激烈争夺,没想到最终败在了自己身上。

    4月,麻生内阁提出了新的刺激国家经济政策,去泰国参加东盟“10+3”系列峰会前,麻生又拿出了旨在重建亚洲经济的宏伟目标。虽然因为泰国局势动荡东盟峰会未能如期召开,但从这些动作看,麻生已经恢复了很大的元气,能与民主党一争高低了。

    但前提是,民主党要维持现在的小泽一郎领导体制,有小泽在台上,日本民众就会认为民主党不廉洁,把他们与黑钱挂上钩。

    党的利益高于老百姓的利益

    在“西松门事件”上,自民党本应该对小泽穷追猛打,但就是到了关键时刻,执政党突然不再追究,检察厅不再向媒体透露小泽的新疑点,到了3月底,差不多就鸣金收兵了。一开始人们还觉得十分蹊跷,到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一位自民党的主要议员说:“只要小泽还在民主党领导岗位上,民众对该党的支持就会降低很多,这对自民党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一语道破天机,显示出自民党对小泽党首的“关心、爱护”。

    而一个国家的政治到了这个地步,除了党利以外,老百姓的利益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与民主尚不成熟的泰国相比,日本算是个成熟的民主国家了,但今天日本的政局却出现了此种怪现象,让人更多了几分心寒。

(责任编辑:苗苏)

分享到:
点击进入国际频道     环球24小时简报 驻外记者报道集 观察与借鉴 国际IT行业资讯  视说“新育” 
·国际经济     中国与世界 | 全球时事 | 专稿独家 | 国际经济 | 投资环境 | 跨国公司  | 滚动
·环球博览    文娱前沿 | 视觉艺术 | 世界趣闻 | 海外看中国 | 军事科技 | 环游世界 | 博览周刊 
·世界文明    当代观察 | 历史回眸  | 大国崛起 | 以史为鉴 | 文明图说 | 人文风物 |  博阅 |  新知
延伸阅读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